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大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大营

分类:【传统文化】

即明代京军三大营。一为五军,一为三千,一为神机。成祖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谓之五军。每岁调中都、山东、河南、大宁兵番上京师隶属之。设提督内臣一,武臣二,掌号头官二,等等。是为五军营。不久,得边外降丁三千,立营,分五司,分别掌执大驾龙旗等、掌执左右20队勇字旗等、掌传令营旗牌等、掌执大驾勇字旗等,掌杀虎手等。有提督内臣二,武臣二,掌号头官二,等等。是为三千营。后征交觐,得火器法,于是立营肄习,即神机营。其提督内臣、武官、掌号头官等,与三千营同,亦分为五军。平常,五军习营阵,三千习巡哨,神机习火器。大驾征行,则大营居中,五军分驻,步内骑外,骑外为神机,神机外为长围。正统十四年,三大营在土木之变时丧失殆尽,兵部尚书于谦组织团营,训练精兵,后废,恢复三大营。

明代“京军”的三个组成部分。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明军主力集结京师,称京军,包括:“五军营”,按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军编组,建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三千营”,以边外降丁三千为基础;“神机营”。此三营总称“三大营”,均由皇帝派亲信宦官担任各营提督,至洪熙(1425年),始命武臣一人总理营政。主要任务是轮番训练京卫及外卫班军官军。正统二年(1437年),成为国家主要战略机动部队。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三大营劲甲精骑皆陷没。于谦于景泰二年(1451年)以团营法代之。嘉靖时,恢复三大营旧制,改三千营为神枢营,以武将一人任京戎政总督,文臣一人协助,统一领导,以募兵制代替世兵制。其编制不稳定。

明代的军事机构。明成祖时亲军分为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各设有总兵。永乐初设置,号令不一,互不相统属。明代前期,如征高煦及破兀良哈等皆以此军为主力。正统十四年 (1449)土木之变后,三大营丧失殆尽,于谦乃在各营中选精兵15万,分十营集中团练,称为团营。其余官军归本营供役,称 “老家”,嘉靖 (1522―1566) 年间,罢团营,又恢复三大营旧制,并改三千营为神枢营,以募兵代替世军,实质上已和过去不同。设武臣一,称总督京营戎政; 设文臣一,称协理京营戎政。又遣四御史分别到山东、山西、河南募兵4万,分隶各营。轮番训练,以代替旧时京军。在京各卫军,俱分隶三营,总计33营之众。另外,又调边军分番入卫,与京军杂练,京营将领分练边军,边军尽归亲军统辖。如此,边塞有警,边将无权调集边军,边防益弱,军务废弛。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