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正分类:【传统文化】 ①(正,zhēng,争,正月,年始)三种岁首不同历法,即夏正、殷正、周正。古代以十二地支代表十二方位,正北为子、正南为午、正东为卯、正西为酉等,又将不同季节斗柄所指十二方向与十二月相配,称月建或斗建,如夏正十一月黄昏时斗柄指北方子,为建子之月,十二月指东北方丑,为建丑之月,正月指东北方寅,为建寅之月……。夏正以建寅之月朔日为岁首,殷正以建丑之月朔日为岁首,周正以建子之月朔日为岁首,由此而引起三种历法季节起迄月不同、历年不同。《春秋?庄公七年》:“秋,大水,无麦、苗”,此系周正之秋,夏正乃夏。《春秋?僖公五年》:“五年春,晋侯杀其世子申生”,《左传?僖公四年》记为“十二月戊申”,《左传》沿用晋之夏正,《春秋》系用周正,故有“四年”、“五年”之别。三正之行,《史记?历书》以为系夏、商、周三个王朝之历法,且循环交替使用。现代学者则认为是春秋战国时代夏、商、周三个民族地区之历法。先秦著作使用历法不一,如《春秋》、《孟子》多用周正,《楚辞》、《吕氏春秋》多用夏正,《诗经?豳风?七月》则夏正、周正并用。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定用夏正,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沿用至清末,今所称夏历、农历即是。②三统。《史记?殷本纪》:“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正义云:“三正,三统也。周以建子为天统,殷以建丑为地统,夏以建寅为人统也。” 三正表 月建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周 历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 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 九 月 十 月 十 一 月 十 二 月 (春) (夏) (秋) (冬) 殷 历 十 二 月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 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 九 月 十 月 十 一 月 (冬) (春) (夏) (秋) (冬) 夏 历 十 一 月 十 二 月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 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 九 月 十 月 (冬) (春) (夏)
(冬)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并存的三种不同岁首的历法。“正”是指正月,即历的第一个月,也称岁首。夏正、殷(商)正、周正的主要区别是岁首的月建不同。《史记?历书》说:“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这是以夏历为标准而言的。由于三正的岁首不同,其季节也随之而异。也就是说,月名虽同,但所指季节却有区别。《左传?昭公十七年》有:“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即大火星(我国古代对天蝎座α星的称呼,不是行星中的火星)黄昏中天时夏历为三月,商历为四月,周历为五月。我们用表格以月建为纲,说明三正的月份与季节的对应关系。 历史上曾认为夏朝历法用夏正,殷(商)朝用殷正,周朝用周正。通过对《春秋》历法的研究,科技史专家认为,所谓夏、殷、周三种历法,实际是春秋时代夏、殷、周三个民族地区的历法,而不是三个王朝的历法。 月建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夏 历 正 二 三 月 月 月 (春) 四 五 六 月 月 月 (夏) 七 八 九 月 月 月 (秋) 十 十 十 一 二 月 月 月 (冬) 殷 历 二 三 月 月 (春) 四 五 六 月 月 月 (夏) 七 八 九 月 月 月 (秋) 十 十 十 一 二 月 月 月 (冬) 正 月 (春) 周 历 三 月 四 五 六 月 月 月 (夏) 七 八 九 月 月 月 (秋) 十 十 十 一 二 月 月 月 (冬) 正 二 月 月 (春) 中国古代王朝三种不同岁首的历法。“正”即正月。三正是指夏正、殷正、周正。据《左传》记载: “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 大火星黄昏中天时,夏历为三月,商历为四月,周历为五月。这表示三种历法的正月是在不同的时节。又如 《史记?历书》 所载: “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 因夏历易于使用,故成为后来统一的纪年标准。两种讲法实质是一致的。《左传》、《史记》都认为夏朝用夏正、商朝用殷正、周朝用周正。古人也大都沿用此说。而司马迁更认为: “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 ( 《史记?历书》) 意思说,三种历法是后世王朝轮流交替使用。这种说法是汉代的一种历史循环论 “三统说”的组成部分。至近代,中国的王韬、朱文鑫,日本的新城新藏等人根据对 《春秋》 历法的研究,认为三正交替轮还之说,只是春秋战国时宣扬历法改革的托词,未必真有其事。科学史专家钱宝琮指出,所谓夏、殷、周三种历法,实际是春秋时代夏、殷、周三个民族地区的历法,而不是三个王朝的历法。 学术类名词。源出《尚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对“三正”的解释始于汉代,有三说: (1)西汉孔安国指天、地、人的正道(见《伪古文尚书?孔安国传》)。(2)西汉董仲舒、东汉马融等以“三正”为三代历法的正月。“正”指农历一岁之首,宣称夏朝以寅月(即农历正月)为正月;商朝以丑月(即农历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子月(即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如此循环不已,每一朝代之始,都应按例改订历法,以示各统一正(见《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尚书?甘誓》释文引)。(3)班固以“三正”为夏、商、周三代。《文选?汉班孟坚?幽通赋》注引曹大家:“三正,谓夏商周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