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清分类:【传统文化】 道教用语。指三清天、三清境。道家认为人天两界之外另有三清之界,为神仙所居之最高仙境。《灵宝太乙经》:“四人天外日三清境,玉清、太清、上清、亦名三天。”道教将神仙所居的三十六天分为六重,三清天是其中仅次于大罗天的最高天界。道教认为三清天是由大罗天所生的玄元始三霖化成的。唐青溪道士孟安排集之《道教义枢》卷七引《太真科》称:“大罗生玄元始三?,化为三清天:一曰清微天三清境,始气所成;二曰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旧时以此为追求脱离凡尘、成仙得道的最高境界。又指三位尊神,即居于三清天、三清境的玉清元始天尊(亦称天宝君)、上清灵宝天尊(亦称太上道君)、太清道德天尊(亦称太上老君)三位尊神。道教认为这三位神仙主治三清天、统御诸天神,是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教主,故奉为最高尊神。另外有“一气化三清”的说法,认为“三清”都是元始天尊的化身。“三清”之说最早见于六朝,到唐宋时已极为普遍。在浙江南部汉族民间旧时流行“接三清”的祭祀风俗。道教中还常用三清为道观命名,如江西贵溪县的上清宫、四川青城山的上清宫、辽宁沈阳的太清宫、河南鹿邑县的太清宫等。 ①道教认为人天两界之外之三处仙境。即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亦称“三清天”。据说是由玄元始三气化成,为神仙所居最高仙境: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曰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玉清、上清、太清,合称三清。道教又有“一气化三清”之说,言“三清”都是元始天尊化身。②道教三位天尊,亦称“三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道教认为此三神居于三清仙境,为三洞教主。 道教崇奉的三位至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与太清道德天尊的合称。早期道教曾以老子为最高神,称为太上老君。东晋时,出现了另一天神元始天尊,到南北朝时,元始天尊逐渐取代了太上老君的地位,成为道教的最高神。到了唐朝,由于老子与皇室同姓,太上老君也就沾了光,号道德天尊,与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一起被确立为道教的神宗,并称 “三清”。道教有 “一气化三清” 的说法,即三清乃是一神变化而来。同时,三清还有另一含义,指天帝所居之境,也称作 “三境”,即玉清圣境、上清真境与太清仙境。道教认为,世间分为天人两界,而在这两界之上,还别有洞天,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就是所谓 “三清”。 道教三位尊神。即居于清微天玉清境的元始天尊(天宝君)、居于禹余天上清境的灵宝天尊(太上道君)、居于大赤天太清境的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因他们所住仙境分别为玉清、上清、太清,合称三清。元始天尊为三清之首,生于太元之先,故称“元始”,又因其“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便以秘道授诸仙,谓之“开劫度人”。元始天尊之说最早见于晋葛洪的《枕中书》,此后道书多认为他是比道教始祖老子地位更高的天神。灵宝天尊传说是在宇宙尚未形成之前,从混沌状态中产生的三元气之一“赤混太无元”化生的。道德天尊即是被尊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据说是在宇宙未形成之前,从混沌状态中产生的三元气之一的“冥寂玄通元”所化生。道教尊此三神为“三洞教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