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统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统历分类:【传统文化】 西汉末刘歆根据太初历等前人的历法重编、修订而成的中国史志上第一部记载完备的历法。据汉书所载,刘歆创三统。《汉书?律历志》载:“三统者,天施、地化、人事之纪也。”“天以甲子,地以甲辰,人以甲申,孟仲季迭用事为统首。”三统历未被行用,但造成了后世在中国历法研究上的一定程度的紊乱。班固首赞三统“推法密要”,还有人将三统历列为三大名历(三统、大衍、授时)之首。一说太初历和三统历一系相承,一说三统历就是太初历。详见“太初历”条。 西汉成帝绥和二年(前7)开始实施的历法。西汉刘歆编制。《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作一卷。已佚。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概述其历要略。民国廖平著有《汉志三统历表》一卷,收入《新订六译馆丛书》。清钱大昕、董钓诚、成蓉镜等著有《三统术衍》、《衍补》、《补衍》等,分别收入《潜研堂全书》、《董方立遗书》、《南菁书院丛书》等。以董仲舒的“三统说”附会《太初历》所包含的气朔、闰法、五星、交食等内容,故名。宣称“三统”即三辰(日、月、星),五行即五星,并用易数、乐律、阴阳五行等把《太初历》推算的天文数据来源神秘化,借以印证《春秋》史事。南朝宋沈约评论说:“(刘)歆作《三统历》以说《春秋》,属辞比事虽甚精巧,非其实也。”(《宋志》)但其推算五大行星会合周期的方法为“四分历”所沿用,其观测、金星和水星会合周期的“复”(在一个会合周期内两次与日相会)概念,火星、木星和土星会合同期的“见”(在一个会合周期内只与日相会一次)概念等都有近似的数值依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