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谏分类:【世界民俗】 古代指臣对君、子对父的规劝。古代封建家礼要求孝子不但要顺从双亲,对父母恭顺承受,而且规定如发现父母有过要“三谏”。“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复说之”(清《弟子规》)。又,《礼记?曲礼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汉郑玄注:“至亲无去志,在感动之。”唐贾公彦疏:“父子天然,理不可逃。虽不从,则当号泣而随之,冀(希望)有悟而改之。”又,古代指臣对君直言劝告三次不被接受则应离开国境。《礼记?曲礼下》:“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不听则逃之。”汉郑玄注:“逃,去也。君臣有义则合,无义则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