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馆秘阁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馆秘阁

分类:【传统文化】

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之总名。省称“馆阁”。元丰五年(1082)改官制,并入秘书省。宋初沿唐、五代之制,以昭文(唐、五代称“弘文”)馆、史馆、集贤院为三馆。太平兴国三年(978),新建三馆廨舍,通称为“崇文院”。端拱元年(988),建秘阁于崇文院内。至此,三馆、秘阁并列。大中祥符八年(1015)至天圣九年(1031),徙三馆于左掖门外,建崇文外院,与秘阁(又称崇文内院)分居,后仍合一处。为典掌禁中图书之府,编书、校书、读书之局,储养名流贤俊备咨询访问之地,培养两制、执政以至宰相等高级官僚之所。凡在馆有职事者称馆职;凡由京师官或外任官兼带之馆职,称贴职。馆职、贴职既为择材提供候选之便,又有赏劳嘉善之义,带职者有贴职钱。三馆秘阁四局各置馆职。昭文馆、集贤院有大学士,史馆置监修国史,皆以宰相兼领。集贤院置学士、直学士,除集贤院学士外,馀多不除人。史馆、集贤院置修撰。三馆秘阁各置直馆、直院、直阁。此外,有崇文院检讨、校书,史馆编修、校勘、检讨,集贤院校理、秘阁校理,崇文院检讨与校书,及馆阁校勘等。至于判馆事、判阁事、监官等,皆临时而置,掌领馆阁;它如孔目官、书库官、守当官、楷书、典书、写御书、表奏官、装裁匠等胥吏,各有定员。三馆秘阁之高下次序为: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馆阁官次序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院(殿)大学士,以上为宰相带职,最高等。高等馆职为:集贤院学士、集贤殿修撰、史馆修撰、直昭文馆、直史馆、直集贤院、直秘阁。次等为集贤、秘阁校理。官卑者为史馆编修、史馆校勘、史馆检讨、崇文院检讨、馆阁校勘、秘阁校勘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