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上林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上林赋

分类:【传统文化】

西汉赋。司马相如作。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讽谏,奏之天子,天子大悦。”《上林赋》是《子虚赋》的续作,二者在结构上前后呼应,内容上前后衔接,形成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上林赋》紧承《子虚赋》,借亡是公之口,批评子虚、乌有先生“不务明君臣之义,正诸侯之礼,徒事争于游戏之乐,苑囿之大,欲以奢侈相胜,荒淫相越”,是“贬君自损”。他认为齐楚之事无足道,子虚、乌有先生“未睹夫巨丽也”。他接着就铺陈天子上林苑规模的宏大:“左苍梧,右西极”,“日出东沼,入乎西陂”,其中山水林木,奇禽异兽,良石美玉,离宫别馆,富庶、繁华,天子校猎、游观和娱乐更是盛大而壮观,最后写天子恍有所悟,自省“此大奢侈”,于是“解酒罢猎”,命有司“

墙填堑”,使上林苑成为百姓可以耕种、捕获之所,实行仁政,与民同乐。作品结尾处,亡是公再次重申终日奢侈游乐,“而无德厚之恩,务在独乐,不顾众庶。忘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不是仁者的行为,象齐楚那样“以诸侯之细,而乐万乘之侈”,会使百姓遭殃。子虚和乌有先生听了亡是公的话“愀然改容”,表示要接受他的教诲。《子虚赋》和《上林赋》都是汉代散体大赋的代表作,标志着汉赋这种新的文学形式在体制、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已臻于成熟。作者综合运用铺陈、夸张、比喻等多种表现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表现帝王苑囿的宏大、富庶,田猎和游乐场景的盛大、壮观,气势宏伟,错综古今、包罗万有,反映出西汉盛世政治统一、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社会图景。《子虚赋》和《上林赋》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不仅辞赋领域有扬雄、班固、张衡等竞相仿效,唐杜甫的诗和韩愈的散文也从中吸取了营养,其高度的艺术成就为历代评论家所称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