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海电影文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上海电影文化分类:【传统文化】 上海是中国电影文化的发源地。电影作为工业文明的附产品,诞生于1895年,第二年就从西方传入上海。这年8月11日在徐家汇“徐园”的“又一村”第一次放映了“西洋影戏”。1913年我国早期电影艺术家郑正秋编写了电影剧本《难夫难妻》,并与我国早期的电影企业家、导演张石川联合执导了这部抨击封建婚姻制度的故事片。这是上海产生的我国第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无声电影。20年代,中国第一批长故事片由上海影戏公司、新亚影片公司拍摄成功。1929年上海夏令配克影院(今新华电影院)装置了一套西方制造的有声放映装置,成为远东第一家有声电影院。1934年由蔡楚生编导的故事片《渔光曲》轰动影坛,并于1935年2月在莫斯科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1947年由蔡楚生、郑君里合作编导的抨击反动统治、抒写人民苦难的优秀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当时在上海上映后,连映3个多月,观众达70万人次,创造了国产片卖座的最高纪录,并以其艺术上的成就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地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