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与东南亚诸国的交流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与东南亚诸国的交流

分类:【传统文化】

除了越南之外,东南亚其他诸国在古代基本上属于印度文化圈,流传着印度婆罗门教与佛教。十一世纪起,斯里兰卡南传上座部佛教在这里占据优势,其他宗教与派别渐次衰亡。在东南亚印度化时期的晚期,伊斯兰教传入,得到很大的发展。现在,东南亚诸国主要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与伊斯兰教。中国佛教则主要在华人中流传。

古代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的佛教往来比较密切,不少印度僧人通过东南亚来华传教;很多中国僧人通过东南亚赴印取经。另外,也有不少东南亚僧人到中国内地译经传法,一些中国僧人在东南亚传播中国佛教。这里主要介绍中国佛教传播到东南亚的情况。

例如,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与苏门答腊是中印南海路的交通要冲,往来很多僧人都在这里落脚。他们往往在这里停留若干时日,学习语言,翻译经典,从而把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传播到这一带。如义净从印度返回时,曾经在苏门答腊居住六年,除了翻译经论外,写作了《南海寄归内法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从中国来的佛教僧人受到当地国王的热情接待。布金华、散金粟,四事供养。有的人不幸去世,如彼岸、智岸,但他们携带的汉文《瑜伽》与其他经论留存在苏门答腊。据载,唐建中二年(781),爪哇僧人辨弘把一个铜钹奉送长安圣佛院,把两具螺、四个铜瓶奉送给惠果,求授胎藏毗卢遮那大法。我们知道爪哇佛教具有浓厚的密教成分,它的传播源头之一就是中国。

据义净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唐朝僧人昙光律师,荆州江陵人,曾经游方来到达诃利鸡罗国(今缅甸西部阿拉干),在这里传法修行。同书还提到,另一个中国僧人,五十余岁,携带许多佛经与佛像,来到达诃利鸡罗国,受到国王的尊敬。他成为当地一座寺庙的住持,传播中国佛教,后来在当地病故。

长期以来,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一直保持着所谓“朝贡”的关系。由于这些国家信奉佛教,所以他们朝贡的东西往往包括佛教的内容。而中国王朝为了表示善意,也往往将与佛教有关的东西回赠给他们,这也起到佛教交流的作用。如南北朝至隋时,泰国多次遣使入华,隋炀帝曾经派使节回访,受到当地国王的热情礼遇。北宋咸平六年(1003),苏门答腊国王遣使通好,并在苏门答腊为中国皇帝建寺祈福,宋真宗即赐寺额“承天万寿”,并铸钟相赠。依据《清朝文献通考》,十八世纪时,缅甸国王孟云先后向中国赠送金塔、佛像、石长寿佛、贝叶缅字经、驯象、缅甸国乐等。中国也回赠许多精品,其中包括一颗佛舍利,现在还供奉在缅甸敏贡佛塔中。五十年代以后,我国佛教界与缅甸佛教界的友好往来日益增多。1955年,应缅甸政府与缅甸联邦佛教协会的要求,我国佛教协会把珍藏在中国的佛牙送到缅甸巡行,供缅甸人民瞻拜。

释迦牟尼佛法相(泰国赠,浙江普陀山藏)

玉佛像(斯里兰卡赠,北京广济寺藏)

从总体来看,中国佛教传播到东南亚,主要是由于华侨进入东南亚各国而引起的。几百年以来,我国人民,尤其是东南沿海的人民源源不断地来到东南亚,与当地人民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为东南亚的开发与建设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在异国他乡得到佛、神的保佑,这些华侨也把自己信仰的佛教带到东南亚,从而使中国佛教在东南亚传播与发展起来。

如从十九世纪开始,大批华人来到马来半岛,佛教也同时传入。二十世纪初,福州鼓山妙莲和尚在槟城修建了著名的极乐寺,清光绪帝御赐“大雄宝殿”匾额和木刻本清《龙藏》。寺内的观音像高达十三层楼,为东南亚之最。1960年,成立了全国性的佛教总会,设在槟城,下有各州分会与一百多个佛教团体。出版杂志,主办僧俗教育。在马来西亚的华侨中有很大的影响。又如新加坡,由于组成人口中华人占绝大部分,所以从1898年首建莲山双林禅寺以来,中国佛教在这里也十分流行。这儿的佛教主要从广东、福建两省传入,盛行禅宗与净土宗。有许多佛教团体同时并存,举办僧俗教育及各种活动,具有广泛的信徒基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