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与诸道人辨宗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与诸道人辨宗论

分类:【传统文化】

南朝刘宋时思想家谢灵运的一篇哲学论文。简称《辨宗论》,载入《广弘明集》卷18。刘宋初年,佛教界开展过关于“渐悟”与“顿悟”之争,竺道生主顿悟说。宋文帝在道生死后,又请名僧法瑶、道猷等就此辩论。《辨宗论》就是谢灵运对这次辩论的总结。他首先介绍了这次辩论的缘起和自己的基本立场:“同游诸道人,并业心神道,求解言外。余枕疾务寡,颇多暇日,聊申由来之意,庶定求宗之悟……余谓二谈救物之言,道家之唱,得意之说,敢以折中自许,窃谓新论为然”。所谓“新论”即竺道生的顿悟说。谢灵运说他的态度是折中儒释,认为“释氏之论,圣道虽远,积学能至,累尽鉴生,不应渐悟。孔氏之论,圣道既妙,虽颜殆庶,体无鉴周,理归一极,有新论道士以为‘寂鉴微妙,不容阶级。积学无限,何为自绝。’今去释氏之渐悟,而取其能至。去孔氏之殆庶,而取其一极。一极异渐悟,能至非殆庶。故理之所去,虽合各取,然其离孔释矣”。这是说,应该力求全面体认虚无本体,一下子获得宇宙的终极道理;竺道生的顿悟说是与儒、释都不同的新论。他说:“阶级教愚之谈,一悟得意之论”,只有顿悟才是真谛。谢灵运颇为详细地阐述了顿悟说的基本理论和达到顿悟的方法。谢灵运的《辨宗论》不仅基本上与现存竺道生关于佛教顿渐理论相契合,而且还发挥了“道生顿悟义”。这对于研究竺道生及中国哲学发展史都是珍贵的资料。汤用彤在《魏晋玄学论稿》中说:“自生公之后,超凡入圣,当下即是,不须远求,因而玄远之学乃转一新方向。由禅宗而下接宋明之学,此中虽经过久长,然生公立此新义实此变迁之大关键也。康乐(谢灵运)承生公之说作《辨宗论》,提示当时学说二大传统之不同,而指明新论乃二说之调和。其作用不啻在宣告圣人之可至,而为伊川谓‘学’乃以至圣人学说之先河。则此论在历史上有甚重要之意义盖可知矣”。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