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林会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东林会约分类:【传统文化】 明代无锡东林书院讲会规约。万历三十二年(1604),顾宪成于宋代学者杨时讲学旧址修建东林书院,创立东林讲会,制定会约。确定讲会宗旨在于继承杨时精神,上继孔子、颜渊、曾参、子思、孟子,中承周程,下接朱熹,反对王学末流的陋习。规定“听教”对象不限,“邑之矜绅”、“四方之尊宿名硕”、“草野齐民”、“总角童子”都可到会听讲。讲会方式是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每会会期三天,每会公推一人主讲一题,讲时大家“虚怀一听”,讲论已毕,可以“诘难”、“问学”、“商量”。“会日,久坐之后,宜歌诗一二章,以为涤荡凝滞,开发性灵之助,须互相倡和,反复涵咏。每章至数遍,庶几心口融洽,神明自通,有深长之味也”。申明讲会的原则是“饬四要、破二惑、崇九益、屏九损”。“饬四要”,即识性、立志、尊经、审几。“破二惑”,即破除两种倾向:一是讲学迂阔而不切,又高远难从;二是只顾力行,轻蔑讲学。“崇九益”,即阐发讲学之九大益处:切磨道义,进到圣贤之域;广联同志;指视森严;整肃习气;寻师觅友;广见博闻;一日之中可以按既往以筹将来;人之责我也周,望我也厚,爱我也至;会以明学,学以明道。“屏九损”,即屏除讲学中常有的九种弊病:比昵押玩,鄙也;党同伐异,僻也;假公行私,贼也;评议是非,浮也;谈论琐怪,妄也;文过饰非,怙也;多言人过,悻也;执事争辩,满也;道听途说,莽也。载《东林书院志》卷二。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