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汉辟雍遗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东汉辟雍遗址分类:【传统文化】 在河南洛阳市东15公里汉魏故城南郊,偃师县岗上村东侧。辟雍即“天子之学”,用以“行礼乐,宣德化”,始建于汉中元初(公元56年)。蔡邕曾在此讲学,并作《明堂月令论》,曰辟雍之名,乃“取其四面周水,圜如壁”, “去明堂三百步,四方外有水以节观者,门外皆有桥”。后历经魏、晋,遂不复旧观。今存四个不同方位的“品”字形夯基,每一品字为一建筑单元,每单元由三座夯筑基址构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魏洛阳城遗址的组成部分。位于汉魏洛阳故城南垣墙外。时与明堂、灵台并称“三雍”,同建于东汉中元元年(56),为东汉洛阳城南郊的三组著名建筑之一。辟雍即“天子之学”,用以行礼乐,宣教化。遗址平面呈方形,每边长170米,四面筑围墙。据记载,辟雍四门外有水沟,其上架桥。曹魏和西晋在东汉旧址上重建辟雍,北魏修辟雍,但未完成。清末以来,此处曾出汉魏石经残片和西晋辟雍碑。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