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丞相司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丞相司直

分类:【传统文化】

官名。汉武帝为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官吏的监察,于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在御史系统之外设丞相司直,官秩为比二千石,为丞相的属官。其职责代表丞相对行政系统的官吏进行监督。秩位比御史中丞高,监察的范围也很广泛,凡属政府之官吏,无论是地方官吏,还是中央官吏,甚至副丞相、近臣,都在其监察之列。司直还有权审核郡国推举的官员。丞相司直的设置,是汉代监察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汉代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丞相司直同为监察官员,但三者互不统属,御史中丞为中央正规监察机构的长官,司隶校尉为皇帝特设的监察官员,而丞相司直则代表丞相执行监察。这样三者既分别行使职权,又互相监督,不仅使监察方式多样化,也使监察官员受人监督。汉代这种将监察机构一分为三的做法,对澄清吏治、保证中央集权具有一定作用。汉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丞相司直也相应改称大司徒司直,其地位、职权不变。东汉光武帝复将丞相改称司徒,又设司徒司直。建武十一年(35年),废司徒司直,至献帝建安八年(203年)又重置司徒司直,但不隶属于司徒,其职权范围也有所缩小,只负责监察京城各官府,不再监察地方。后魏至唐沿置,称“司直”,属廷尉或大理寺,负责出使推按。另外,唐代在太子东宫詹事府设司直2人,秩正七品上,掌纠察弹劾东宫僚属及率府之兵,相当于侍御史。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