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丢花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丢花包分类:【传统文化】 布依族传统体育活动。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丢花包一般在春节、六月六或七月十五等民族传统节日期间进行。花包形如枕状,花布制成,内装米糠、小豆或棉籽。丢花包在平坦宽阔的场地进行。青年男女各排一队,相隔一定距离互掷花包。一般规定花包过肩可以不接。现代的丢花包比赛十分有趣,分男子单项、女子单项、男女混合对丢,参赛人数不限。要求甩得远,投得快,接得稳。丢花包不仅是一种传统体育活动,也是布依族青年表达爱情的特殊方式。 系贵州布依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方式。花包用布做成,呈多角粽子形。内装棉籽,意为二人的感情会象棉籽一样发芽、生长。角尖上吊一根小带子为摆绳。丢花包时分为男女两组,各成一排,人数不限,相距20米左右。你扔过来我扔过去,接着花包为胜。如一小伙子有意于一位姑娘,或互有情意,便有意对着某人扔,你来我往。如果谁没有接住,就算输一局,这时,青年男女往往借机互赠礼品。 布依族青年男女传统的社交文体活动。又称“甩糠包”。男女双方各排成行,每行五六人或10多人不等,相距一二十米。一方向另一方投掷花包,被投掷的一方,接着花包者为胜,未接着者为负,无人去接则是平局。若某个小伙子与某个姑娘相互钟情,就有意看准对方,你来我往地多次投掷,旁人也心领神会地给予机会。他们按照规则,接着包者为胜,借此机会赠给对方礼物。姑娘多以手镯、银制围腰链等赠给男方,小伙子输了则以某种穿戴赠给女方。布依族花包用布或绸缎做成,实为一件精巧的工艺品。其投掷动作美观大方,颇具舞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