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丧葬禁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丧葬禁忌

分类:【传统文化】

民间人生礼仪禁忌之一。流行于全国的汉族及少数民族地区。此内容十分繁杂,具体禁忌事项又因地区、民族而异。但禁忌所体现的主要方面大体相同,主要包括(1)死亡禁忌。主要是关于死亡时间、死亡地点等方面的禁忌。(2)成殓禁忌。关于将死者装入棺材(或其他处置尸体的方式)的禁忌。包括寿衣材料选择、制作、穿法的禁忌;棺木材料、制作的禁忌;随葬品、陪葬物禁忌;入殓日期禁忌;入殓仪式参加者禁忌;收殓禁忌;守灵禁忌等。(3)葬埋禁忌。关于丧葬方式、程序的禁忌。主要包括:丧葬方法(土葬、火葬、天葬、风葬、捡骨葬、凶死者葬等)禁忌;葬时禁忌;葬地禁忌;葬仪(包括葬礼参加者)禁忌等。(4)丧眷禁忌。关于死者家属服丧期行为的禁忌。主要包括:报丧禁忌;哭丧吊唁禁忌:生产活动禁忌;社交活动禁忌;饮食禁忌;服饰禁忌;个人行为禁忌等。祭扫禁忌,关于祭扫坟墓、祭祀死者行为、方式的禁忌(参见祭祀禁忌条)。这些禁忌原则及事项多为旧俗,今多有改变或被抛弃。但在许多山乡、农村及边远地区仍不同程度地流行。

生与死,人生的起点和终点,是哲学家、思想家和宗教家经常探索的重大问题。战国时代法家大师韩非子说:“人始於生而卒於死,始之谓出,卒之谓入,故曰:出生入死。”

死就是身入黄泉,重归自然。面对不断发生的死亡现象,秦人也在思考:死的意义是什么?人死了将去何处?如何圆满地将死者送到冥冥世界中?对于这些问题,秦人用质朴的行动给予了解释和回答。

为了郑重地埋葬死者,把死者顺利地送到另一个世界,秦人十分重视选择送葬入土的吉祥日期与时辰,竭力避开下葬忌日凶时。秦国社会有专门的“葬日”,人月人日则是送葬的不吉之日

。秦的迷信家不仅为五谷六畜、入官为政、远行归家、盖屋筑垣、金钱贾市等许多事物规定了良日和忌日,而且也为人本身制定出良日与凶日。例如,秦人把一年之中八个月列为人月,其中牡月和牝月各占一半。具体是,“十二月、正月、七月、八月为牡月,三月、四月、九月、十月为牝月。”

每月又列出“男子日”和“女子日”,男子日也叫男日、牡日,指一月中的子、寅、卯、巳、酉、戌;女子日又称女日、牝日,指每月的丑、辰、申、午、未、亥。秦人认为,送葬必须迦?避男子日和女子日,避开丁丑日,否则“葬必参”

、“必有重丧”。

(11)

除人日之外,其它日子就是送葬的良日了。如像“正阳”、“阴”、“结”、“?罗之日”、“正月以朔”等均为丧葬吉利之日

。择吉避忌,是秦人丧葬观念的重要内容。

丧葬禁忌中还包括“土忌”。《日书?土忌篇》规定,每年正月壬日、二月癸日、三月申日、四月乙日、五月戊日、六月己日、七月丙日、八月丁日、九月戊日、十月庚日、十一月辛日、十二月乙日是“土徼”日,“不可为土攻(功)”。当然也不能动土造坟。

秦国王公贵族在选择死后安乐窝时,认为“山环水抱必有?”,“山环水抱必有大发者”。“?”即宇宙及人体内含的某种物质之气,它“遇风则散,遇水则界。”务必选择?场所在之地,即背山面水的风水宝地

。因为葬在此处,据说可以使子孙发达、丁口兴旺、光宗耀祖。秦国君主的陵墓,无不经过反复勘察选择,力求寻找理想的山环水抱之地。为了显示地位的崇高及出于安全的考虑,墓穴的位置一般为背山面河,或依山面向坦阔的平原,或直接建在山巅之上,如秦东陵的亚字形王墓即座落在海拔600余米的山坡上。其目的之一,是担心“藏浅则狐狸拍之,深则及于水泉。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吕氏春秋?安死篇》)

秦人的丧葬禁忌观念体现了秦人对死的认识。这种观念既有社会地位和身份等级的区别,又有不同时期的文化差异。秦人关于死的观念和丧葬意识除了文献记载之外,更集中地反映在大量已发掘的秦墓实物资料中。从规模空前的秦公陵园,到各种中小型墓葬,均充分显示了秦文化的独特风格及其本质特征。

藏族忌讳在床上或用其它物品垫尸体。一般把死者放在屋内一角,下垫土坯。尸体运走后,土坯便扔到十字路口,灵魂也就随之跑了。亲人去世到天葬之前,家人不洗脸、不梳头、不穿新衣服,妇女要取下装饰品,以示对亡者悼念。亡者尸体在家一般不放过7天。49天之内,每过7天要为亡者念经行善一次。在这期间,家人不能笑、不能高声谈话,更不能唱歌跳舞或办喜事,以使亡者灵魂安安静静上天堂。天葬时忌讳亡者的肉、骨尸鹰吃不干净,如有此情况必须请喇嘛念经“超度”,使亡者灵魂免入地狱。平时忌讳谈亡者名字,以免引起家人不安。办理丧事期间,邻居忌讳办喜事或举行歌舞娱乐活动。

藏族人讲究死者的家人在49天内不能洗头,不准喝酒,不准搞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一般不能走近尸体,以免沾染秽气。严防猫狗闯入尸体停放的房门。据说,猫若走近尸体会引起诈尸。另外,也因房间里供品和供灯很多,猫狗进入会抢吃供品,弄翻供灯,扰乱秩序,引起火灾。

门巴族死者亲属一年内不能唱歌跳舞、不得杀鸡宰猪、不能打猎、不能婚嫁。

珞巴族人父母死,子女一年内不能结婚,不戴耳环和其他装饰品。丈夫死,妻子一年内不能剪发打扮,两年内不得另嫁。所有亲属一年内不能唱歌跳舞和参加娱乐性活动。

忌在外恶死,认为恶死者会在死亡之地徘徊不去,变成厉鬼找替身,丧家要请道士来作法超度。忌将在外恶死的尸体运回家中,要暂时停在屋外,以避免将厄运带回家中。运尸时必需脚前头后,表示厄运在外。忌病人于晚饭后断气。民间认为清晨早饭前断气最佳,表示给子孙留下三顿餐,子孙不愁吃喝;晚饭后断气表示吃光了家中三顿餐,子孙的日子将不好过。忌垂危者在原来睡的床上断气,民间认为垂危者在原来睡的床上断气会依恋此床,因此必须将其置于三张长条椅合并的铺位上,称为“搬铺”。忌猫跳上尸体,认为猫跃过尸体时,尸体会变成僵尸跳起来抓人,若被抓住后会永远不放。忌男性家属在尊长丧期刮胡须,认为修饰胡须将证明哀伤之情不足而招致不孝之嫌。忌在治丧时期以香蕉为供品,因闽南语“蕉”、“招”同音,如以“蕉”为供品,有“招致”续办丧事之嫌。忌用两炷香祭祖拜神,须点三炷香,有“有三成礼”之意,可避免丧事成双。忌套衫时用偶数及九。套衫即由孝男一层一层反穿死者的寿衣,再一件一件脱下来,套穿在死者身上,其层数可三层、五层、七层及十一层不等,偶数恐会“双丧”,“九”与“狗”同音而不祥。忌入殓时有与死者生肖相冲者在场观看,认为与死者生肖相冲者会造成死者不安或生气,也会对冲犯者不利。入殓时忌亲友眼泪滴在尸体上或人影照入棺中。民间认为滴泪等伤心举动会使亡灵不忍离去,滞留家中;人影入棺则在封棺时将会使生人的气息一并封入棺中,造成生人心神不定。忌重葬日出葬。重葬日指不宜出葬日,即指元月甲日、二月乙日、三月戊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己日、七月庚日、八月辛日、九月戊日、十月壬日、十一月癸日、十二月己日。民间认为在这些日子出葬,会造成家宅不宁,或形成尸变,必需重葬一次。忌七月出葬,民间认为七月是鬼月,出葬啼哭会引来孤魂野鬼前来抢食供品,使死者既不能享受供品,家宅又不得安宁。忌下葬时孝男孝女在场,认为可避免孝男孝女不舍亲人而攀住棺木不让下葬,造成错过吉时的尴尬局面。忌墓碑安置时斜倾一方。民间认为如使墓碑倾斜,将使死者无法公平保护子女,如倾向东方一度,即保佑其长女;二度,次子;三度,三子。倾向西方一度,即保护其三女;二度,次女;三度,长子。忌服丧期间化妆、华服、绑棕、食?,这样方可表示对死者的敬重。忌戴孝者涉足喜庆或祭祀场合。民间认为戴孝者有极凶的煞气,会冲犯他人,特别是在婚嫁喜宴、生子等喜庆场合,以及凿井、建庙、安灶等祭祀场合都要主动避开。忌做七期间触及灵桌上油灯的燃油,民间认为灵桌上的油灯代表死者亡魂,生人随意触摸会触怒亡魂,带来不利。忌在死者百日满期前探访亲友,民间认为在百日守丧期未满之前拜访亲友,会给对方带去霉运。忌身带“破骨者”捡骨另行择地安葬。“破骨”也称“破月”,指属何生肖适逢何月出生者。男破月如鼠(二月)、牛(三月)、虎(十月)、象(五月)、龙(十二月)、蛇(元月)、马(八月)、羊(九月)、猴(四月)、鸡(十一月)、狗(六月)、猪(七月),女破月如兔羊猪(元月),虎马狗(三月),牛蛇鸡(四月),鼠龙猴(六月)。如有子女对破月尊亲进行改葬,则须先祭拜,而后即行回避,委由专人捡拾骸骨清洗晒干后装入金瓮,再行奉葬他处或永厝于灵骨塔。忌先父母而逝者由父母起灵。父母要以扫帚敲击其灵柩,意在惩罚其先逝而去,没有供养父母,犯不孝之行。忌治丧期间保存门联,必须除去书有吉祥祈福的红纸联语,以示虔诚办治之心。忌参与葬礼时向葬家人辞行,尤忌丧家人多礼送行,以免本身成为告别者。忌不行“草人祭”而同时办理两人之丧或一年内重办丧事。民间俗语称:“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无三不成礼。”故如家中同时办理两人之丧,或一年内重办第二人丧事时,须行“草人祭”,以免再办第三人之丧。“草人祭”指以稻草扎成草人,穿前死者或后死者衣服,置于畚箕或纸制棺木内,其侧供米饭一碗,米饭上置鸡蛋一颗,取闽南语“压制二者,免再有三”之意,然后请来和尚开光念咒,将草人及供品一并跟随重丧者出殡,行至郊外弃置路侧,象征第三丧者已出葬,可保平安。

嘉义县新港乡清代王得禄将军之墓

青海汉族视丧事为喜丧和泪丧两种:喜丧通常指老人年过六旬、儿女俱全、家业已就者过世,丧仪也较为隆重,可猜拳饮酒,并请僧道诵经起度亡灵。泪丧一般指事业未成、父母尚在、子女年幼的人早逝。这种丧仪礼品较厚重,丧事从简,气氛悲怆,不行酒宴。蒙古族在服孝期间,男子散开发辫,女子将辫套下端的红缨辫结起来,未婚女孩另在头发上扎一绺白羊毛,不骑马,不着新衣,不参加娱乐活动,男不修面理发,女不佩带饰物,当年不过春节,不拜亲访友。

土族亡者子女自亡日起服孝“百日”。葬礼后,每七天请喇嘛念经,谓之“多郎”(第七个数),连续请喇嘛念七个“多郎”的经,每次念经须到坟前烧纸。孝子服孝时在帽檐上缝一白布条,孝女在裤口、衣领或布鞋上用白布缝条。期间男不刮脸、不剃头、不剃胡子、不饮酒,女不穿戴彩色衣帽。吃素食,不串门,不参加娱乐活动,不杀生,当年不贴春联,以示志哀。

撒拉族在葬礼期间,忌女人参加送葬,忌女人进入坟园。若父母去世,子女忌40天内行房事、洗涤、打扮等。忌提亡人名字,禁忌踩坟。埋葬时,忌用不是从坟穴内挖出之土,忌立碑,40天内忌向亡人家属说“你好”等话,忌亡人家属在40天内参加娱乐活动。忌在坟园内说笑、大小便、跨越坟包。不允许其他“孔木散”的亡人在本“孔木散”坟园内埋葬。停放“埋体”之地,禁猫、狗等小动物进入,一般不允许打开“卡凡”观看亡者。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5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