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医的祖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医的祖师分类:【传统文化】 扁鹊是中医的祖师,也是医术高明的象征。 扁鹊原名秦越人,是战国时期齐国渤海郡帱 (mao茂,今河北任丘)人。青年时曾在一家旅店干过杂务,后从良医长桑君学习医术,他曾在今河北、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为人治病,成为一代名医。出于尊敬和爱戴之情,人们把秦越人比作上古时的一位名医――扁鹊,因而“扁鹊”便取代了他的原名。 扁鹊善于运用针刺、按摩、热敷、手术和汤剂等多种方法治疗疾病。有一次,虢(guo国)国的太子突然“死”去(类似今天说的“休克”),全城都在忙碌着为他筹办丧事。扁鹊给这位太子治病的情况是这样:他只扎了病人几针,病人就苏醒了;他在病人两胁下作了热敷,病人就坐起来了;他又给病人吃了几剂药,病人就恢复了健康。自此,扁鹊能“起死回生”的消息便传遍四方。 扁鹊对中医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首创了切脉诊病法。他以“望色”、“听声”、“写(观)形”和切脉诊断病情,从而为后世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奠定了基础。扁鹊的切脉技术非常高明,晋国的大臣赵简子病重,昏迷了五天,扁鹊切脉后说:这是血脉不畅通造成的,用不了三天就可以治好。结果只经过两天半的治疗,赵简子就清醒过来了。扁鹊的望诊,也达到了见微而知著,“洞见五脏症结”的地步。有一次,扁鹊朝见齐国的国君齐桓侯(一说是桓公午),说他的皮肤浅表部位有病,齐桓侯不信。五天后扁鹊朝见齐恒侯时说,病已进入血脉,不治将恶化,齐恒侯仍不以为然。又过了五天,扁鹊朝见他时,观察了一会儿说,病已进入肠胃,不治会更加危险,谁知齐恒侯反而生了气,拂袖而去。再过五天,扁鹊望见齐桓侯,远远就躲开了。齐桓侯派人问其故,扁鹊说病已进入骨髓,无法医治了。果然,五天后齐桓侯病发身死。 医术精湛的扁鹊,还能做到“随俗为变”,根据各地的风俗和人民的需求分科治病。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扁鹊坚决反对用迷信的方法治病,说“信巫不信医”,病就不可治。扁鹊不辞辛苦,周游列国行医,治好了许多疑难杂症,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不料,当扁鹊在秦国行医时,秦国的医官李醯(xi希),出于嫉恨之心,竟卑鄙地派人把他刺杀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