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制

分类:【传统文化】

有计划地管理国民经济的组织系统和管理制度的总称。中国的国民经济计划,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编制和执行。制订国民经济计划的具体工作,由国家计划委员会负责。1952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其主要职能:对全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对重要的经济、技术政策提出建议;编制、检查和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导各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各部门的计划工作等。国务院各部(委、总局)设计划司(局),其主要职责:对全国计划的制定提出建议;在全国计划指导下,做好行业的综合平衡,制订主管行业的计划草案;监督、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各省、市、自治区和县人民政府设计划委员会,其主要职责:对本地区重大经济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对本地区重要经济、技术政策提出建议;制订本地区的计划草案;检查计划执行情况,解决计划执行中的问题。“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其基本特点:计划的制定、决策和调节权都集中在中央计划部门;中央以指令性计划形式和行政手段为主实施计划管理和调节整个国民经济;在计划编制程序上由上而下进行。依靠这种体制,国家集中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种体制的主要弊端: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比重过大;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的作用,不善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调节经济;计划管理中投入产出不挂钩,普遍存在吃“大锅饭”现象,没有建立严格的责任制。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计划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大幅度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广泛地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改变计划管理过分集中的状况,扩大企业和地方的计划决策权;改革单纯用直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的作法,重视运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活动;实行多种形式的计划承包责任制;改变计划权责利脱节的弊端;突破过去单纯按照部门、地区行政系统设立的组织体系,对一些城市和企业集团实行在国家计划中单列户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