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艺术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艺术

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体系,表现出具有强烈民族特征的建筑艺术风格。在结构方面,中国古代建筑利用木材之优势,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形成了完整的木构架系统。这种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并创造了斗拱结构形式,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能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和建筑风格,而且这种木构架结构还具有使建筑体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具有较好的抗震效能以及材料供应较为方便的优点。中国古代建筑重视建筑组群的平面布局,具有独特的群体组合形式。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即以“间”为单位构成单组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每一建筑组群至少有一庭院,大的建筑群组则由几个或几十个庭院组成,组合多样,层次丰富,重点突出。建筑组群的一般平面布局取左右对称的原则,房屋在四周,中心为庭院。大规模的建筑组群平面布局更加注重轴线的建立,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中国古代建筑在艺术处理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现象。单座建筑从整个形体到各部分构件利用木构架的组合、各构件的形状及材料本身的质感等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如棱柱、月梁斗拱、雀替等从形状到组合经过加工艺术处理后,便以艺术品的形象出现于建筑物之上,增加了建筑物的美感。而微微向上反曲,有着十分柔和的凹曲线的屋顶,已成为我国古代建筑最强烈的个性,在世界建筑文化中独树一帜。在组群建筑的艺术处理上,通常是在基地的主要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物,附属房屋则属于次要地位,向纵深方向布置若干庭院,组成有层次、有深度的空间。群体的周围还常配置一些门、廊、墙等小建筑,兼起联系和隔断作用,以灵活安排空间布局。建筑组群不再是一些单个建筑物的杂乱的堆砌,而是构成既满足各方面用途又成为完整的建筑艺术群体的严密整体,如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都体现了这种群体组合的艺术成就。运用色彩装饰手段是中国古建筑特色之一。南北朝、隋、唐间的宫殿、庙宇、府第多用白墙、红柱,或柱、枋、斗拱绘有华丽的彩画,屋顶覆以灰瓦、黑瓦及少数琉璃瓦,脊与瓦往往采用不同颜色,已开后代“剪边”屋顶的先河。宋、金宫殿逐步使用白石台阶,红色的墙、柱、门、窗及黄绿各色的琉璃屋顶,檐下是金碧交辉的彩画,加强了阴影部分的对比,创造出一种堂皇富丽和绚烂夺目的艺术效果。明清时期琉璃制品的产量、品种逐渐增多,因而出现了更多的五彩缤纷的琉璃屋顶、牌坊、照壁等,使中国古代建筑绚丽多彩,金碧辉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3: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