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古桥梁建筑技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国古桥梁建筑技艺分类:【传统文化】 我国古代桥梁种类甚多,隋唐以前就有浮桥、溜筒桥、栈道桥、独木桥、踏步桥、铁索桥、石梁桥等种类。隋唐以后,又出现了石拱桥、木构叠梁拱桥、石梁与浮桥相结合的活动桥,以及园林中数桥相连的连环桥。中国古代桥梁具有很高的技术成就,不少桥梁在技术和工艺方面均领先于当时的世界各国,在经历数千年沧桑巨变后的今天,它们仍巍然屹立、雄风犹存,在世界结构工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河北赵州桥、福建泉州洛阳桥、广东潮州广济桥,这三座著名古桥有三项首创。赵州桥是我国首先发明拱上叠加小拱的敝肩式拱桥,也是世界上同类桥梁工程的首创,比西方敝肩拱桥的出现要早1200多年,英国李约瑟教授指出:“中国弓形敝肩拱桥,确实优先达千年以上,因为直到铁路时代(19世纪70年代),在西方才出现相类似的桥梁。”福建洛阳桥以磐石铺遍桥址江底,并在磐石上遍种牡蛎,起胶结锁固的作用,这种全桥整体基础,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而利用生物使水下基础起连接和保护作用的做法也属世界首创。广东潮州广济桥两端为石梁桥,中间以浮桥相连,可开可合,是我国唯一特殊构造的开关活动大石桥,也是世界第一座活动桥梁。至于作为我国木结构桥梁最高成就之一的汴河虹桥,更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桥梁有不少建于风景名胜之地:长安灞陵桥位于风光优美、宁静恬淡的灞桥镇和柳巷村之间,永济桥傍倚青山绿水、风景秀丽的桂林城边,朱雀桥、七瓮古桥横亘于桨声灯影、风光旖旎的秦淮河上,“鱼沼飞梁”凌跨于清泉汩汩、澄净碧绿的晋祠“鱼沼”之上。还有,杭州西湖的九曲桥、扬州瘦西湖的二十四桥、昆明湖的十七孔桥、绍兴八字桥、庐山的观音桥、白鹿洞桥、虎溪桥等。明清时期,园林桥梁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形形色色的桥梁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木或石,或平或弓,与周围水石花木、亭台楼阁交相辉映,既利于行步,又增添景色。如桂林七星公园内的花桥、苏州拙政园的五曲桥、上海豫园的九曲桥,均美观奇特,幽雅秀丽,成为园林内的重要景点。这些风景名胜区内和幽雅园林里的桥梁以其精巧的结构艺术与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谐统一,相映成趣。我国古代桥梁设计者十分注重桥梁的结构艺术和人文景观的结合和融贯,有意识地在桥面设置亭台楼阁和塑刻作品,如桂林永济桥上精美剔透、富丽堂皇的亭台楼阁,芦沟桥上千姿百态的石狮雕塑,颐和园内“断虹桥”上精雕细刻、生动逼真的花草图案,无不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美学素养和艺术才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