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宫殿建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国宫殿建筑分类:【传统文化】 宫殿是古代帝王所居的大型建筑组群,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宫殿作为封建意识的体现,在很多方面代表了传统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现知最早的宫殿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早期宫殿遗址,以廊庑围成院落,前沿建宽大院门,轴线后端为殿堂。陕西歧山西周宫殿遗址,是一座完整的四合院,沿中轴线设置了屏、门屋、前堂和后室,左右廊庑围合。据载,东周的宫殿布局是在宫外立双阙,有五重大门及外朝、治朝和内朝三座大殿。战国时期高台建筑盛行,燕国下都和赵国邯郸都是在中轴线上串连的一些高台上建筑宫殿。秦时,在渭河以南建阿房宫,规模宏大。西汉长安主要有未央、长乐、建章诸宫,以未央宫为朝会宫殿,规模都很壮观。曹魏时,后面是太液池园林区,沿湖有许多游观建筑,其中有的是楼阁,规模极大,为我国古代建筑盛期最高水平的代表。隋唐时期在两京之间及其他地方还建造了许多离宫,形成了中国宫殿建设的第二次高潮。北宋汴梁和南宋临安宫殿都是就旧时州衙改建,汴梁由内城正门到宫前正门之间所建的丁字形宫前广场则是北宋的卓越创造。明北京宫城称紫禁城,都城南墙和宫城南墙都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南移,但前者南移较多,所以加长了宫前的长度,在宫城正门午门和皇城正门承天门之间增加一座端门,宫前广场串连为三,气势更大。宫内布局为前朝三大殿、后殿三大宫和御花园,朝寝均各由三殿组成,都坐落在工字形石台上,仍存有宋时工字殿的遗意。宫城以北的景山也是明代的创造,以后为清代所沿用,并有所改造。明清时期是中国宫殿建设的第三次高潮。中国宫殿传承有序,各代都有所增益。其总的设计思想都在于强调秩序和逻辑,以渲染皇权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