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中秋

分类:【传统文化】

赏月的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而八月十五日又是八月之中,故称 “中秋”。中秋节正当秋分前后,秋高气爽,十五是望日,月亮最圆、最亮,故华夏民族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不过,古人心目中的月亮,与今人心目中的月亮是不同的。在古代传说中,月亮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叫作 “月宫”或 “广寒宫”,玉兔桂树、吴刚嫦娥等美丽的神话,更给月宫仙境笼上了一层迷人的魅力。古人甚至将月亮本身当作女神来崇拜。从商周时代起,历代王朝都有祭祀月神的礼仪活动,叫作“夕月”。《国语?周语上》: “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 朝日在春分,夕月在秋分。这种秋分祭月的传统一直延续至清朝,现在北京的月坛公园原名 “夕月坛”,就是清王室秋分夕月的祭坛。古人的中秋赏月,自然也就具有今人难以体会的风情韵味,而在古典诗词中,以中秋赏月为题的作品,更是蔚为大观。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宋代苏轼的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除了祭月、赏月外,中秋节还有吃月饼的习俗,其由来有多种说法: 或说是从汉代中秋敬老用的糍粑演变而来,此时新谷刚好下场,糍粑就是用新米制成的食品,在中秋月夜尝新,自然别有风味; 或者说元末群雄之一张士诚暗中组织反元起义,在饼子馅里夹着写有起义暗号的纸条,至中秋明月夜,人们吃月饼时看见纸条,纷纷起义响应,后来,每至中秋吃月饼,以示纪念; 或者说八月十五月圆如镜,正好象征团圆,吃月饼的习俗就是取团圆之意。最后一种说法似乎最合情理。

中国传统节名。时间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春官》: “中春昼,鼓击士鼓吹豳雅以迎暑; 中秋夜,迎寒亦如云。” 据欧阳詹《长安玩月诗序》记载: “秋之于时,后夏先冬; 八月于秋,季始孟终; 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 也就是说,阴历八月十五日,是在一年秋季八月的中间,故叫中秋。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玉盘般的明月,自然会联想到家人的团聚。独在异乡旅居的人,也期望借助明镜似的皓月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被称做“团圆节”。中秋节的主要内容为赏月和吃月饼。据史书记载,占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如 《开元遗事》 中说: “中秋夕,上与贵妃临太液池望月。”上与贵妃即唐玄宗和杨贵妃。中秋赏月,最盛的是宋代。明朝宫中在八月十五除了赏月和吃月饼外,还要吃螃蟹。届时,螃蟹用蒲包蒸熟,人们围坐聚餐,并辅以酒和醋,食毕还要喝苏叶汤,并以残汤洗手。宫苑之中,摆置鲜花、大石榴等。清宫在中秋之夜要在某一宫苑向东摆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摆上鸡冠花、毛豆枝和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桌上置一个大月饼,并于周围缀以糕点水果。月出东山,行祭礼。礼毕,按人数的多少将大月饼切成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上一口,称之为 “吃团圆饼”

时节名,亦作“仲秋”。指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周礼?夏官?大司马》云:“宵中星座,以殷仲秋”。古俗把农历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称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仲者,中也。各季之中,民俗活动各异,如仲夏:“教茇舍”,仲秋则“教治兵”,仲春“昼击士鼓”,仲冬则“教大阅”。仲秋之中为8月15日,值“中秋节”,秦时,此节已倍受重视。

岁时节令习俗。夏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七、八、九三个月的中间,故俗称 “中秋节” 。此夜月圆如盘,象征着人间的团圆,故又称 “团圆节” 。此时太阳直射到月亮朝地球的一面,月亮显得又圆又亮,故有“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 之说。所以八月十五便是玩月的最好时令。中秋赏月,唐宋时已很盛行,《开元遗事》有 “中秋夕,上与贵妃临太液池望月” 的记载。《东京梦华录》载: “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述: “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闺中妇女常在此夜拜月,文人雅士也在此夜赏月吟诗。沿传至今,已成为我国人民非常喜爱的传统节日。此日不论城乡,吃月饼是少不了的,人们也以月饼馈贻亲友。入夜,合家欢聚,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有趣故事,并谈论月球天体知识及宇航新闻。全家谈笑风生,充满节日欢乐。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取其月儿最圆,游子思乡,家人团聚之意,因而又有“团圆节”之称。这天,家家杀鸡买肉,举行家宴,有的地方还打麻糍、做米?,亲友间互赠月饼、花生、柚子、米?等物。夜晚月亮升起时,家家庭院门前设香案,焚香烛,摆上月饼、花生、凉薯等果品,放鞭炮,敬拜“月亮公公”。全家人围坐桌旁,饮茶,吃花生、柚子,分尝月饼,拉家常,赏月。据说,中秋对月吃柚子眼睛亮。乡间小孩有“烧塔”的习惯。即在村前空坪上,小孩用碎砖碎瓦叠成塔状,高三四尺,众人凑木柴燃烧,待砖瓦燃红后,撒谷壳或浇上煤油,一时间火光熊熊,叫“烧旺火”,取其红红火火、吉祥兴旺之意,又有驱邪之意,又一说可防天庭降天火嫁祸于人间。中秋节夜,有的地方有好心人从田间拔一棵青禾,悄悄放在未育妇女床上,叫“摸青”,以示来年生子。乡间有以当晚月亮亮度来预测下年油菜收成的习惯。据说月亮亮得早,油菜要种得早,亮得迟则迟种;月亮明,油菜丰收,暗则歉收。时至今日,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已废,但中秋仍为传统节日,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的习俗未改。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