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观应成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中观应成派

分类:【地域文化】

亦称 “随应破派”。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支派。源自5世纪的佛护(约470―540)论师,正式创立于7世纪时的月称(约600―650)论师。这一派主要发展了龙树“破而不立”的思想。佛护首先运用当时流行的因明方法和破而不立的精神相结合,开创了“就敌论随言出过”的“应成”方式,只从敌论的本身指出过错,自己并不提出正面主张。到了7世纪,月称发展了佛护的这一方法,批驳清辨观点的错误,正式创立了应成派。同时运用二谛对缘起性空思想作了更进一步的解释,认为无论从世俗谛讲,还是从胜义谛讲,一切现象皆无自性。《菩提道次第广论》卷2说: 应成中观者,作如是说随依胜义及依名言,虽于名言自亲无许,若有彼宗亦须有能立因喻成自续派,故应成全无自宗”。月称之后中观应成派大家有寂天(约650―750),他学识渊博,著书有《菩提行经》、《大乘集菩萨学论》、《入菩提行论》。中观应成派发展到11世纪初的婆罗祗伽罗摩底后在印度停传,而是随着阿底峡的进藏传入西藏。主要典籍有: 佛护著的《中论疏》,月称著的《明句论》、《入中论》、《六十颂正理论释》、《七十颂空性论释》和《四百论释》等。译成藏文后发生了很大影响,成为藏传佛教诸派的理论依据。尤其是宗喀巴以佛护、月称两位论师的思想为依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中观应成派论著无汉译本,其思想在汉传佛教史上没有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