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观自续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中观自续派

分类:【地域文化】

亦称 “自立量派”。大乘佛教中观学派支派,约兴起于6世纪。“自续”承认诸法各有自相,自由相续发展之意。用在因明方式上,若是认为不管敌者的主张如何?只要能立所立等由自相的条件合适,就能引起敌者的比量智。开创者清辨(约490―570)是南印度摩梨耶罗国人,早年出家,精通三藏。后至中印度从僧护习经,数年后返回南印度,前后主持过50余所寺院。佛护去世后,他在阅读佛护著作时发现好多问题,于是运用因明的比量格式著书,对佛护的观点作了深刻的批驳,认为在批判他人过错之时,先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开创了中观自续派。他的思想虽然受了瑜伽行派的影响,却与瑜伽行派有很大不同。首先,他把二谛放在境界的高度去解释,认为世智的境界是世俗,圣智的境界属于胜义,唯有根本智才是胜义的。因此得出,若从胜义谛讲,一切现象都无自性,从世俗谛讲,诸法有独立的实体。在三性问题上,提出了依他起和遍计执、圆成实一异,以及从二谛哪一方面解释三性的问题。清辨之后,中观自续派的主要论师有观誓、祗那那伽跋等人。这一派的主要论著有《般若灯论》、《中观心论》、《大乘掌珍论》等,译成汉文后受到了汉传佛教僧人们的广泛重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