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丰镐遗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丰镐遗址分类:【文化常识】 西周的都城遗址。位于陕西省长安县沣河两岸,丰邑为文王所建,在河的西岸;镐京在河的东岸,为武王灭商后所建。在丰镐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西周时的房屋、墓葬、车马坑及手工作坊、窑穴等,出土的文物有石器、青铜器、陶器、骨角器、原始瓷器等,内容十分丰富,为我们研究西周文化提供了众多史料,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周都城丰京、镐(hào号)京遗址。相传在今陕西长安县沣河两岸,一西一东,隔河相对。周兴之初,文王自岐下徙都丰,武王又作镐,至平王东迁洛邑前,为周都300余年。确凿遗址尚待考古证明。现西岸客省庄、马王村、张家坡、大原村、冯村、曹家寨、西王村一带西周遗址包涵丰富,面积约6平方公里;东岸洛水村、泉北村、普渡村、花园村、白家庄、斗门镇一带西周遗址遗迹丰富,面积约4平方公里,丰、镐可能在上述范围。房屋早期为长方形半地穴式,靠墙处多有凹入地面椭圆形小灶,晚期为圆形半地穴坑,屋内有灶炕。洛水村北西周晚期水井内出土大量碎瓦及涂抹白色墙皮之草泥土,瓦属板瓦,原长约45厘米、宽约30厘米,马王村发现夯土遗址,附近发现排水陶管,表明曾有另一类建筑物存在。张家坡村发现铜器窖藏坑2个,出土铜器55件,有铭文者32件;出土10余座车马坑,多为一车两马,车双轮独辕,辕前端上扬,衡或直或曲,曲者较长,车舆长方形,或两前角内杀呈圆角长方形,一套完整马具,包括络头、络嘴、马冠、?具等。张家坡所发掘中小型墓葬250余座中,约20座早期墓有人殉,殉葬人共27人,最多1墓殉4人,晚期墓几乎不见人殉。遗址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周王朝的都城故址。位于西安西南25公里处长安县沣河以东,阿房宫遗址以南,斗门镇以北普渡村一带。当年镐京城基本已不存在。今斗门镇东北有丰镐村,村附近有镐系观。周武王灭商后,在沣河以东建立镐京,与周文王时的丰京隔河相望。经考古调查,在这一带多次发现建筑遗址,墓葬、车马坑、青铜器物等。通过发掘,证明这一带地下文化遗存甚为丰富,尤其是青铜器上的铭文为人们研究两周社会提供了重要史料。丰、镐作为西周王朝的都城起自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0年,在三百多年中,这里始终作为周王朝的政治中心,也是古代中国第一次出现的全国性大城市,从而揭开了西安作为国家首都的序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西北沣河两岸。丰即周文王所建丰邑,在沣河西岸;镐即周武王所建镐京,在沣河东岸。合称丰镐,为西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遗址范围,包括客省庄、马王村、张家坡、新旺村、冯村、洛水村、普渡村、斗门镇、昆明池故址一带,总面积逾10平方公里。1933年开始勘查发掘,延续至今。《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由此可知丰镐城建布局井然有序。今马王村、洛水村一带,发现一处宫殿遗址,有泄水用陶制管道、板瓦等大量建筑构件。还发现20座土窑式、半穴式平民居址,附近多有窖穴、水井遗址。客省庄发掘出的车马坑中,出土有驾四马戎车、驾两马轺车各一辆,戎车驾马全部以青铜为饰,工艺考究。现已发现的墓葬及爹葬的车马坑、马坑、牛坑达400余处。另有众多的埋葬青铜器窖藏,出土青铜器近百件。仅张家坡一窖藏中即有青铜器53件,其中32件有铭文;马王村一窖藏有青铜器25件,其中10件有铭文。所记内容为西周王朝及方国重大史实,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遗址出土的青铜器造型精美,装饰华丽,是极为珍贵的文物艺术精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