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串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串雅分类:【传统文化】 医书。清人赵学敏辑,成书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分内、外编,共8卷。《内编》分“截药”、“顶药”、“串药”、“单方”4类,总结民间医学截、顶、串即汗、吐、下3种治疗方法。《外编》承《内经》“上工治未病”思想,首述民间防病措施,次录民间验方、针灸、熏洗、熨贴等法,所载方药具民间“贱、验、便”之特点:“一曰贱,药物不取贵也;二曰验,以下咽即能去病也;三曰便,山林僻邑仓卒即有”。杂有迷信内容。 中医学著作。全书共8卷,分内、外两篇。清?赵学敏撰。赵学敏(约公元1719~1809年),字恕轩,号依吉,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赵氏自幼喜读书,尤其喜读医书,对药物及民间一些治疗疾病的简便疗法,最感兴趣。他有一位亲友名赵柏云,是一个著名的铃医,曾告诉他说,走方铃医这门技术虽然看来简单,但其道理深奥,值得研究。赵学敏在临床中亲自做了试验,体会到其技术的确是神奇而且奏效快,于是将赵柏云所提供的资料加以整理,使其系统化,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做了修改、补充,遂成一书,并题书名为《串雅》,意指走方铃医之医术经验可以登上大雅之堂,由俗进雅。此书除赵柏云手抄本的内容外,尚录有《救生海》、《百草镜》、《养素园传信方》、《红闽方本》等多种书的有关内容,加上赵氏取自当时民间的一些经验。其中内篇有截药总治、内治、外治、杂治、顶药、串药,单方内治、外治、杂治及奇病等门;外篇则包括禁药及起死、保生、奇药、针法、灸法、贴法、熏法、洗法、熨法、吸法、杂法、伪品、法制、药品、食品、杂品、取虫等内容。赵氏尤其注重截法、顶法、串法及禁药等项。这些疗法大多简便易行,有的只要稍作练习,即可掌握,无需特殊训练,但对某些病症却效若桴鼓。书中还收藏一些除害虫、灭蚊绳虱蚤的药方。是一本十分实用的医方书。现常用人民卫生出版社《串雅内编》影印本及《串雅外编》选注本。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