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临淮王像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临淮王像碑分类:【地域文化】 又称《南阳寺碑》、《娄定远碑》。北齐武平四年(公元573年)刻立。此碑原在青州城西南阳寺内,明成化间移至城北弥陀寺,先因上截断裂,用铁箍束之;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秋,遭大风雨,铁箍脱落,上截裂为七、八段,因移至文昌宫内;后移入青州市博物馆保存。碑高440厘米,宽160厘米。碑首雕刻佛像和龙纹图案,碑额阳刻篆书“司空公青州刺史临淮王像碑”12字。碑文29行,每行58字,计1600余字,隶书,阴刻。记述“使持节都督青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青州刺史司空公宁都县开国公高城县开国公昌国侯临淮王娄公”修南阳寺的经过。书法严整,有魏晋之风。娄公即娄昭次子定远,曾封临淮郡王,位司空,寻除瀛州刺史,性贪鄙,失禄为青州刺史,爵列公侯。碑阴为金皇统间(1141―1149)摹刻“龙兴之寺”四个大字,传为唐李邕书,并刻有孙悫题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