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临终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临终诗分类:【传统文化】 汉末文人五言诗。孔融作。孔融,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名士,建安七子之首,性刚直,放言无忌,后为曹操所害。此诗即为他就刑前总结失败教训,抒写满腔悲愤的遗作。孔融政治上较保守,不满曹魏政权,对曹氏父子多有违忤,行为又放诞无羁,不尊朝仪,《后汉书》说:“曹操既积嫌忌,而郗虑复构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曰:‘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在诗中他写道:“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涓涓江河流,天窗通冥室。”追悔自己言语放诞,积怨于当局,日久已深。但对“谗邪害公正”的小人充满愤恨,他们以靡辞丽句残害忠诚,掩饰自己的不良,犹如浮云遮日,三人成虎,即使亲如胶漆的朋友,也远远地避开了。诗人在道穷命尽无可奈何之际,又作通达语:“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切题临终,戛然而止。孔融的悲剧实为不能追随时代前进的封建士子的逻辑结局,客观上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倾轧的惨裂,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从艺术上看,此诗多用比喻,恰切深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