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主婚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主婚人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汉等民族婚俗之一。指婚事的主持人。可分为实质上的主婚人和仪式上的主婚人。实质上的主婚人指男女婚姻事宜中真正享有主婚权的人,如当事人的父母等。仪式上的主婚人,是指出面主持婚姻仪式的人,通常就是实质上的主婚人,也有请其他有特殊身分的人担任的。在古代阶级社会中,汉族历来强调“父母之命”,如当事者为奴婢,则由其主人主婚。在周代,天子、诸侯的女儿下嫁,为不屈自己的身分,使与男家同等地位者主婚。《公平传》庄公元年:“天子嫁女于诸侯,必使同姓诸侯者主之;诸侯嫁女于大夫,必使大夫同姓者主之。”此“主之”是指主持姻姻仪式。唐宋时代,律令规定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等不在由其亲尊长即伯叔父母、姑、兄、姊等主婚,无其亲尊长则由其他尊长主婚。元代规定:“嫁女皆由祖父母、父母,父亡随母婚嫁。又嫁女、弃妻若不由所由皆不成婚亦不成弃。”迄至明清,历代封建法律都规定,婚姻倘有违法,主要追究主婚人的责任。到了近现代,在城镇特别是在乡村,此俗仍颇为流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