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乌拉泊水库墓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乌拉泊水库墓葬分类:【地域文化】 位于乌鲁木齐市南约15公里的乌拉泊水库边,1983年发现并发掘,至1984年共发掘46座,资料尚未全面公布。墓葬表面有石堆封土,墓室结构有两种,一是长方形竖穴土坑,一是长方形石棺。一般每墓葬一人,少数葬男女二人。多数是一次葬,姿势有仰身直肢、仰身屈肢和侧身直肢,头均向西;少数是二次葬,肢体残缺不全。随葬品主要有陶器、铜器、铁器等,另外还葬有马、羊头和马、羊蹄及大块牲肉,个别墓中还埋有完整马匹。陶器有单耳罐、双耳罐、单耳壶、双耳壶、单耳把杯、盆、釜、钵、碗等,口沿和腹部饰有各种横?、竖耳、乳丁和弯曲泥条。有少量彩陶、红衣黑彩,花纹有倒三角、内填平行斜线的正倒三角、涡纹、网格纹等。铜器有小刀、镜、带柄镜、马衔、耳环、簪等,铁器有小刀、锥等。 与乌拉泊水库墓葬的形制和遗物大致相同者,还有木垒县城南郊墓葬和巩乃斯种羊场墓葬。 木垒县城南郊墓葬已遭破坏,1983年清理了6座。墓葬表面有石堆封土,墓室结构有两种, 一是长方形竖穴土坑,内填卵石;一是长方形石棺,用石板拼成。每墓葬一至三人不等,既有一次葬,亦有二次葬,一次葬者侧身屈肢,二次葬者肢体不全。随葬品主要是铜耳环、铜扣等饰件和海贝、串珠等。 巩乃斯种羊场墓葬位于新源县城西约70公里的巩乃斯种羊场附近,1978年发现并发掘,至1979年共发掘15座。墓葬表面有圆形封土堆或圆形石围,有的封堆顶上铺一层石块或在封土内夹杂石板和卵石。墓室结构有两种,一是长方形竖穴土坑,一是长方形石棺墓。石棺墓有单棺、双棺和三棺之分,即在一个封堆下有一、二、三棺不等。每墓或每棺中一般葬一人,少数葬二人,既有一次葬,亦有二次葬。一次葬者或仰身直肢,或侧身直肢,头向西;二次葬者骨殖零乱,或残缺不全。随葬品主要有陶器、骨器、铜器和铁器。陶器有单耳罐、壶和钵,骨器有镞、管、珠,铜器有带柄镜、泡,铁器有刀或剑。另外还有金箔片。 上述三处墓葬均位于天山北麓,虽然东、西相距较远,但其墓葬结构和葬俗基本相同,遗物亦有相似之处,而与其他地区有所差别,似可暂归为一种文化类型而称之为乌拉泊水库类型。 乌拉泊水库类型已经出现铁器,应属早期铁器时代文化。其绝对年代,根据某些陶器与苏巴什类型和阿拉沟类型比较一致或相同来看,大致可以推定在公元前约500年前后。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