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乌浒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乌浒

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少数民族名。主要分布于广南西路的贵州(治今广西贵 县)、横州(治今广西横县)、钦州(治今广西灵山)一带及荆湖北路的沅州(治今湖南芷江)诸地区。以农业为主,也射猎充食;钦州沿海族人亦有采珠、煮海为业的。钦州部分族人不为编户,氏族以“封头”为名,大封者有数百户,以一户税布五匹、米百斗为常赋。喜鸣钟击鼓,笙号歌舞。沅州族人爱吃蛇鼠之肉。部分地区的生活习俗还相当野蛮落后,如贵州乌浒,率同一姓,巢居鼻饮,嫁女凿齿,葬同一坟,甚至生首子即以为食(参见“宜弟”、“合骨”),处于很原始的社会阶段。或称“乌武僚”、“俚人”。与今壮族有一定的族源关系。

亦称为乌浒蛮、乌浦蛮、乌武蛮。始见于汉杨孚《异物志》:“乌浒,南蛮之别名。”为汉魏时期岭南骆越人之别称。其居住地如《南州异物志》所言:“乌浒,地名也,在广州之南,交州之北,”即现在的广东西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除部分融为汉族外,余为壮族之先民。生活中有猎首、鼻饮凿齿、住干栏、好击铜鼓之俗。

亦称“乌浒蛮”,南方地区古族名。百越人的一支。汉至晋时(前206―420)主要分布于今广西左江流域和广州之北地。为西瓯、骆越之后继族称。关于其活动,较早见于汉杨孚之《异物志》:“乌浒,南夷别名也。其落在深山之中”。东汉灵帝建宁三年(170),郁林太守谷永以恩信招降十余万内属,置7县。从事农耕,有猎首、鼻饮、击铜鼓、巢居等习俗。隋唐时又有“俚人”、“俚僚”、“黄峒蛮”、“乌武僚”等称。今壮、黎等民族与之有族源关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