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乙瑛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乙瑛碑分类:【传统文化】 东汉碑刻,隶书。汉隶。全称《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又名《孔庙置守百石卒史碑》、《孔庙置守庙百石孔?碑》。东汉桓帝永兴元年(153)刻。碑高约260厘米,宽128厘米。18行,行40字,碑末刻有“后汉钟太尉书,宋嘉钓七年张稚圭按图题记”楷书跋文。碑文刻鲁相乙瑛奏准于孔庙置百石卒史的往返公牍,及称颂乙瑛的赞辞。书法骨肉匀适,笔势灵动,结体端方,法度森严。为汉碑代表作。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碑名。全名为《鲁相乙瑛请置百石卒史碑》,汉永兴元年(153)六月十八日立于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东庑,自汉迄今立之未动。碑文隶书,除三字平缺不可考识外,余者均较完好,内容反映了汉制三公奏事及汉祠孔子其礼等。此碑历来为金石学家所重,为汉隶之典范,《金石录补》,《金石略》,《隶释》,《金石存》等书均有著录,清翁方纲称之为“骨肉匀适,情文流畅”。 全文为:“司徒臣雄、司空臣 ,稽首言:鲁前相瑛书言,诏书崇圣道,勉□艺。孔子作《春秋》,制《孝经》,□□《五经》,演《易?系辞》,经纬天地,幽赞神明,故特立庙。褒成侯四时来祠,事已即去。庙有礼器,无常人掌领,请置百石卒史一人,典主守庙,春秋飨礼,财出王家钱给犬酒直,须报。谨问大常祠曹掾冯牟、史部郭玄。辞对: 故事辟?礼未行,祠先圣师。侍祠者,孔子子孙、大宰、大祝令各一人,皆备爵。大常丞监祠,河南尹给牛羊彖鸡□□各一,大司农给米祠。臣愚以为如瑛言,孔子大圣,则象乾坤。为汉制作,先尧所尊。祠用众牲,长吏备爵。今欲加宠子孙,敬公明祀,传怜罔极。可许臣请,鲁相为孔子庙置百石卒史一人,掌领礼器,出王家钱给犬酒直,他如故事,臣雄、臣戒愚戆,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臣稽首以闻。 制曰: 可。 元嘉三年三月廿七日壬寅奏阳宫。元嘉三年三月丙子朔,廿七日壬寅,司徒雄、司空戒,下鲁相承,书从事下当用者,选其年 以上,经通一艺,杂试通利,能奉弘先圣之礼,为宗所归者,如诏书。书到,言永兴元年六月甲辰朔,十八日辛酉,鲁相平,行长史事,卞守长擅,叩头死罪,敢言之司徒司空府。壬寅诏书,为孔子庙置百石卒史一人,掌主礼器,选年 以上,经通一艺,杂试,能奉弘先圣之礼,为宗所归者,平叩头叩头,死罪死罪。谨按,文书,守文学掾鲁孔和、师孔宪、户曹史孔览等,杂试和修《春秋严氏经》,通、高第。事亲至孝,能奉先圣之礼,为宗所归,除和补名状如牒,平惶恐叩头,死罪死罪,上司空府。赞曰: 巍巍大圣,赫赫弥章,相乙瑛,字少卿,平原高唐人。令鲍叠,字公文,上党屯留人。政教稽古,若重规矩。乙瑛察举守宅,除吏孔子十九世孙麟廉,请置百石卒史一人,鲍君造作百石吏舍,功重无穷,于是始□。” 全称《孔庙置守庙百石卒史碑》,亦称《百石卒史碑》、《鲁相置孔子庙碑》、《孔庙置百卒史孔?碑》、《司徒吴雄等奏孔子庙置卒史碑》。东汉桓帝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刻立。现存曲阜孔庙大成殿东庑。碑高260厘米,宽129厘米,厚23厘米,两侧刻有缠枝花纹,间以灵芝形纹。碑无额,碑文18行,每行40字,第8行首“制可曰”三字提高一格。碑文记述汉鲁国相乙瑛请求于孔庙置百石卒史执掌祭祀的往返公文,以及对乙瑛的赞词。文后有北宋张稚圭题字二行。此碑书体属于成熟的汉隶,每笔起处多作停顿,遒劲斩截;中节运笔遒缓,筋力丰足;波尾作一尖挑,意气爽秀,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书法面貌。且具有方圆兼备、浑然一体的风格,整个篇幅结体端庄,骨气凝重,苍峻中流露出一种萧洒俊逸的神情。前人对此碑极为推崇,翁方纲称其“骨肉均适,情文流畅”。罗复堪说它“沉厚雄古,纵横跳荡”。此碑对研究孔庙沿革及书法艺术有重要价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