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九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九势

分类:【传统文化】

汉蔡邕著,2篇。《笔论》是论述书写者在书写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并从书法艺术角度解释“书”的字义,是研究书法进入自觉时代的重要资料。《九势》是论述九种用笔方法,是蔡邕对汉隶用笔的总结。同时提出了书法中的“形势”来自对自然的感受,“形势”的产生和用笔的关系,“势”的运用诸问题,后世有关于这方面的探讨多源于此。现有《法书要录》本、《书苑菁华》本。

综览 《篆势》、《笔论》和 《九势》,从使用的词语到内在的艺理,可以说有一种隐连的关系。《篆势》较多使用比况语来表达作者的书法美学观,《笔论》和《九势》较多使用通俗的语言来直接道出,明白易晓。透过这种文法的差异表象,可看出内在相贯之意。

蔡邕对篆书的审美理想,使用了这样一些关键性的语言:篆书要 “妙巧入神”,“势欲凌云”;运笔 “或轻笔内投,微本浓末,若绝若连,似水露绿丝,凝垂下端”;体势要“纵者如悬,衡者如编,杳杪斜趋,不方不圆,若行若飞,吱吱卵卵”。

《笔论》和《九势》的书学原则可适用于各种书体,并非一定要对应《篆势》中的审美理想,但不妨可以寻找一下相关连的词语和艺理。要 “妙巧入神”,就得 “先散怀抱,任情恣性”,“沉密神采”; “势欲凌云”就是“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所谓“轻笔内投,微本浓末”云云,就是“藏头护尾”,“无使节目孤露”,“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纵者如悬”云云,更可在《笔论》、《九势》中找到直接的对应语。

由此,是否可说三篇书论的美学意向是趋近而同的呢?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