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九品中正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九品中正制

分类:【传统文化】

亦称“九品官人法”。魏晋南北朝至隋初选拔官吏的制度。东汉末年,曹操当政,提倡“唯才是举”,凡“有治国用兵之术”以及“高才异质”者予以采用。魏文帝黄元初年(220年),采用吏部尚书陈群制定的“九品中正法”作为新的选官制度,使“唯才是举”的选官原则制度化。作法是:推选各郡有声望者,任中正官,察访散在各地同籍的已仕、未仕士人,并根据舆论,按家世门第和道德才能,从上上至下下,分别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三等九品;每三年调整品第一次,每十万人举一人。吏部依照品评的等级授予官职,推荐到各机构中任职。初行时,士人品评之权基本掌握在声望较高的中正官手中,中正按人才优劣评定品第。曹芳时,司马懿当政,中正官为门阀世族所持,品定士人不是按才能,而是视家世高低,故“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晋书?刘毅传》)。九品中正制成为门阀世族操纵政治的工具。隋代,随着庶族地主经济、政治势力的发展,九品中正制被废止。炀帝时创行科举制。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