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九江采茶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九江采茶戏分类:【中国民俗】 原名“茶灯戏”,进入半班之后,才叫“采茶戏”,又俗称为“茶戏”,流行于瑞昌、九江、湖口、彭泽、德安、都昌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九江采茶戏”。 明代,瑞昌、九江一带每逢元宵佳节至二月花朝,都有结队的灯彩表演。赣东采茶戏于明末传入九江、瑞昌、湖北黄梅等地,与当地的灯彩艺术相结合,产生了赣北戏曲采茶戏。清乾隆年间,在逃荒至赣北的黄梅采茶戏班的影响下,原来的茶灯戏发展为现在的九江采茶戏。二者相互促进,黄梅采茶戏中也有江西采茶戏的剧目和唱腔,《姑嫂望郎》就是由《姐妹摘茶》改编而成的。此外相关的剧目还有《补背褡》、《秧麦》、《卖杂货》等等。湖北戏剧和花鼓戏也对其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丰富了它的艺术表演形式,平实简练、富于生活气息是其表演特色。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