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九莲灯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九莲灯

分类:【传统文化】

“九莲灯”是流传于河南等地,以民歌伴舞的大型女子灯舞,该舞历史悠久,含道教影响色彩。舞蹈以少女手中所托的莲花燃灯,不断变换着伴唱歌词中所讲述的内容造形,如组成戏曲《白蛇传》中的“雷峰塔”;《思凡》中的“渡船”,以及新嫁娘所乘的“花轿”等。这以歌伴舞的灯舞形式是春节和元宵灯节时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

豫西和南阳一带流行的集体舞,亦称“鱼闹莲”、“对花灯”。此舞起源传说不一,或说起于宋代。舞蹈表演一尼姑不满庵中生活,于元宵节不顾佛律,走出庵门到欢乐的人群中诉说庵中凄苦生活,告诫人们切不可再送女儿出家进庵的故事。或说起于清末,为南阳镇平一带名人为扭转当地赌博之风所创。或说起于陕县,表演民间关于当地在九座莲花山截流,为民造福的神话传说故事。此舞所用人数各地多也不同,一般为9人,均扮作少女(旧时多为男扮女装),每人手中各持2盏或4盏“莲花灯”,另有一人执2盏“鱼灯”。莲花灯、鱼灯均用竹篾、木料扎成,外边糊以彩纸。灯内的蜡烛用牛油特制,放置蜡烛的板下装有弹簧,舞动灯笼,蜡烛微微颤动,闪闪发光。表演时,9个少女一同在锣鼓唢呐伴奏下边舞边唱,以碎步、云步、三合步、进退步,变换诸如莲花盘、龙摆尾、蛇蜕皮、绞麻花、单展翅等各种队形并用莲花灯拼接大桥、渔船、花伞等图案。夜色之中,莲花灯光在舞者的手中闪闪晃动,似有飘然欲仙之感,甚为人们所喜爱。1950年以后表演的九莲灯多拼接出各种成语,如“天下太平”、“安定团结”、“计划生育”等。此舞1957年、1981年曾先后搬上舞台,到省会演。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