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乡族组织与境主保护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乡族组织与境主保护神分类:【中国民俗】 在平时,许多村落的迎神赛会等民间宗教信仰活动多由乡族组织进行。如福清县海口镇岑斗村为林姓聚居的村落,除了张、吴、陈等小姓外,林姓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该村建有大王庙、黑掌庙、太山庙、港尾堂、五显庙等,这些庙宇均由林姓建造,实为林姓族庙。近代当地每逢迎神赛会等较大规模活动,均由林姓宗族出面组织。如五显庙内的五显大公的生日是农历五月十二日,这一天要抬神出游并演对台戏酬神,即由族长主持和组织。演戏的费用由族田和其他族产的收入来支出,剩余部分由族长保管,作为明年迎神赛会时开支,不足部分由各家各户均摊。在一些多族聚居的村落内,游神赛会活动往往由许多家族共同组织,或由各族姓分别组织。如南平樟湖坂1990年正月十七至十九举行的迎蛇神赛会活动,就分别由当地陈、胡、黄三大姓依日期顺序各自组织进行。 除了传统的鬼神信仰之外,旧时各地的许多村落或铺境一般都奉祀一个或若干个神碉作为地方保护神,旧称“境主”或“社公”。民国《政和县志》卷20载:“乡里村落必祀土神,即三五家之村,亦必以砖石瓦缶砌筑土坛,设主祀之。村人名其神曰土主,亦名福主,而书其头衔,则有谓刺史尊王、卢典尊王名称,盖即古之社神,流传久远,寝失本义,妄加尊号也。”长乐《梅花志》古迹条说梅花乡有登龙境庙、侍中境庙、调羹境庙和鹏程境庙,分别奉祀城隍、通济尊王、金吾尊王等。建于清初的福清县宏路大埔村的境主神庙称“玉埔宫”,其中供奉的神灵有大王公、大王婆、元帅、水晶王、土地公、猪仔公等。福州市东北郊西园村的大王境庙,由龙台境、白崎境、帝君境、崎山东境等四境乡民合建,但各境的境主神不同,龙台境和崎山东境奉祀感应尊王,白崎境奉祀白崎将军,帝君境奉祀牛刺三郎,每一尊境主神都有自己的殿堂,不同境的乡民举行祭祀等宗教活动也仅局限于本境主神所在的殿堂中进行。 ① 闽南泉州等地乡村几乎村村都有自己的境主保护神。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