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乡村计划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乡村计划分类:【地域文化】 齐鲁大学曾推行的一套有关农村教学的计划方案。1925―1929年间,由中国高等教育会发起。理由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85%以上是农民,所以必须重视农村。齐大有文、理、医、神四个学院,可以分担乡村的教育,医药卫生、宗教宣传等项工作。在齐大增设一个‘农政学院’或添上一些农政学科,就可以专门负担这项任务。而且齐大学费较其他教会学校为低,学生生活较为朴素,毕业后容易到农村去工作。”该计划曾一度遭到学生们的反对,掀起反乡村计划的学潮。1930年秋,孔祥熙任齐鲁大学董事长,并派教育部次长朱经农担任校长,“乡村计划”得以推行。学校聘请了一些“乡村专家”,增添了“乡村教育学”、“乡村经济学”、“乡村政治学”、“乡村社会学”、“农业历史”、“乡村卫生”、“乡村教会”等科目。同时,还开办了“示范农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