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乡野才子蒲松龄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乡野才子蒲松龄分类:【传统文化】 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作者一生屡试不第,穷愁潦倒,但他不离乡间沃土,深谙农民及农村生活习俗,体谅农民的贫苦和艰难。因此,他不但写有小说《聊斋志异》,同时还著有与农民生活休戚相关的通俗杂书。他写《聊斋志异》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置行人大道旁”,“搜奇说异”,“历时二十余寒暑”(邹?《三借庐赘谭》),使书中蕴藉的风土民情十分丰赡,常令许多外国译家叹羡。英译者翟理斯在《聊斋志异选》中曾表白:“它对了解辽阔的中华帝国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是一种指南。”在《农桑经》中,他除了记载事关农民生计的“农训”、“桑经”之外,还广记了相牛马,养猪驴,饲鸡羊等副业须知。连如何补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他也总结出71条要则供农民选择。此外,乡间常用字体,他整理成《日用俗字》供人翻检;有关婚嫁事宜,他有《婚嫁全书》备用;还有《历字文》、《药祟书》等,无一不体现了他植根沃土,热爱农民的纯朴感情和多面的写作才能。这些书,除少数失传外,绝大多数已收入《蒲松龄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