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书札礼父寿祝酒帖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书札礼父寿祝酒帖式

分类:【中国民俗】

红包、请柬、讣告红包。红包是广东人都很熟悉的字眼。赠送礼物都用红色纸包裹,故叫“红包”,这在民间交往中是极为常见的。民间以红色为吉祥喜庆的象征,所以有很多礼俗都是用红色的东西。

过年时大人给小孩封“利市”(红包)(刘坚摄)

过年时贴春联的纸是红色的,广东大多数地方的人家过年时大人要给小孩封利市(红包)祝其大吉大利,健康成长。结婚抬礼品的麻绳要染成红色,礼品上面贴的花纹图案是红色的,新娘的遮头巾是红色的,新郎、新娘、证婚人、主婚人戴的胸花是红色的,双喜字是红色的,炮仗的纸是红纸或红花纸。孩子满月给邻居派的鸡蛋要染成红色……红色表示吉利。广东流行的红包、请柬,除了字是烫金外,其余部分都是红色。

请柬。请柬也称“请帖”、“庚帖”、“帖柬”,是邀请亲朋、贵宾前来赴会(宴)的一种通知或文书。它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用语复杂,繁琐多样。旧俗在婚嫁方面,有对亲帖式、请庚帖式、定日帖式、送礼帖式、迎亲帖式、送嫁帖式、结婚请客帖式,其用途之复杂,可做专门研究。仅结婚请客帖式便有好几种,我们现在常见的有娶媳、嫁女帖式。此外,还有各种祝贺帖式,如迎春请客帖、生子生女祝贺帖、祝寿帖等等,如图所示。

各种请柬的行文、用语都不相同,如不十分内行,不可随便仿古,因古文的行文用字深奥难懂,一旦用错,不但贻笑大方,而且还可能引起大误会,弄得大家不愉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团体为了款待嘉宾或庆祝某些重大节日,如国庆等,要举行大型的酒会、宴会,也制作请柬,但很多已用现代汉语了,一般行文是“某某先生,谨定于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举行酒会,欢迎光临”。

娶媳帖式

嫁女帖式

父寿祝酒帖式

母寿祝酒帖式

讣告。讣告,也叫讣闻,是死者所在单位或者家属向亲友和有关同志报丧时用的一种通知或文书。讣告,原作“赴告”,取奔赴相告之意。现在通常见到的讣告正文后面,附有联系地址及电话号码。除讣告外,还有唁电。唁电一般是电报式。所以比较简短,通常是“惊悉某某先生不幸逝世,不胜悲伤。某某鞠躬”。

礼券贺词中国古老的文化里有很多礼貌的祝贺用词,在现在的广东人中间仍广为流行。

在各种婚嫁喜庆中,免不了亲朋好友相聚一起互相庆贺。最普遍的是“贺仪”,婚嫁及其喜事都适合,但礼券必须是银钱礼券方可。贺词有(某某之喜)用“奉贺”;或(某某之敬)用“奉申”。此外,结婚还有很多贺词,“新婚之禧”是男女通用的;“燕尔之喜”、“花烛代仪”、“瓜瓞绵绵”是对男子用的;“出阁之喜”、“于归之喜”或“花仪”、“妆仪”、“奁敬”是对女子用的;“联婚之喜”、“琴瑟和鸣”、“天作之合”、“于飞之喜”是对联婚用的;“续弦之喜”、“鸾胶续庆”是对续弦用的。男方在主婚及迎娶方面,男父主婚,则有“某某先生新翁暨令郎某某仁兄燕尔之喜”(曾做过新翁者,可改为叠翁);若是男方兄弟主婚则有“某某先生新伯暨令弟某某仁兄燕尔之喜”。

在生子生女方面,“弄璋之喜”是用于生子的;“玉胜之喜”是用于生女的;“弥敬”、“弥仪”则男女都可以用。说起弄璋还有些笑话。《诗经》以“弄璋”来形容生男,以“弄瓦”来形容生女。璋是好的玉石,弄璋是让男孩将来玩玉石。瓦不是瓦片,而是纺博(纺车上的一个零件),弄瓦是让女婴将来玩纺车。据说,唐朝奸相李林甫的一个亲戚生了一个男孩,李的本意是要写“弄璋之喜”四个字,结果,李把“璋”字写成了“

”字,

是尖头小鹿。生了女孩,很少人用“弄瓦之喜”。传说江苏有一个叫瞿永龄的人,有一年朋友生女儿,请他去吃满月酒,次年朋友又生女儿,又请他去吃满月酒。他忽然诗兴大发,赋《弄瓦诗》:

去岁相招因弄瓦,今年弄瓦复相招;

弄来弄去都是瓦,令正原来是瓦窑。

朋友听了,哭笑不得。若受礼主人是爷爷,则用“添孙之喜”、“含饴之喜”。

在生日寿诞方面,“华诞之庆”、“桃仪”,男女都通用,“悬弧之庆”是男用的,“设?之庆”是女用的;普通拜寿则用“寿庆”或“荣寿之庆”。若是拜大寿则较为麻烦,常用词有“秩开”、“荣寿之庆”。若是夫妇同寿则改为双寿。61岁则写作“七秩开一”、“六旬晋一”。71岁则写为“八秩开一”,余类推。刚好是60岁平头则写作“六秩”。

其他方面,“上契或结拜”写作“结宜之喜”;远行用“程仪”;升级用“荣升之喜”或敬祝“青云直上”、“步衢高步”;上任用“履新之喜”、“荣任之喜”;退休用“荣休之喜”、“林泉高蹈”;学校毕业用“学业成功”、“翘林脱颖”;迁居用“乔迁之喜”或“乔仪”;新厦落成用“大厦落成之庆”、“奂轮之庆”;入学送老师用“贽敬”;商场开业用“新张之喜”或“鸿发之喜”,商场迁址用“荣迁之喜”;感谢写作文字用“润仪”等。

这些礼券用词来源于过去的礼俗,有一定的知识修养的人才能恰当准确地运用。它的应用,受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而有所改变。广州商业经济发达,在一些商店里常见到悬挂着别人赠送的“鸿发之喜”的雕花玻璃镜框等。而一般人所接触到的是“贺仪”的使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