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买水沐浴赴黄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买水沐浴赴黄泉分类:【风俗文化】 落地沐浴,清清爽爽做人; 死后沐浴,利利索索赴黄泉。汉族民间有人死后亲属按各地不同的风俗为死者买水沐浴,使他按亲人们的美好想象舒舒服服地赴黄泉,去阴间。 民间俗信,若不替死者买水沐浴,死者灵魂在阴间将没有饮用之水,也不可涉水过河。据此在浙江绍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明朝末年,当清兵入关后,绍兴人本着“生投死不降”意愿,男子生前仅慑于清王朝的淫威而剃发拖辫,死后一律束发于顶,绝不梳辫。用以沐尸之水也决不用清室之水,而破费向龙王爷购买,以示抗清,从此形成买水沐浴之俗。 买水沐浴之俗各地是同中有异,各呈其趣。以浙江来说,武义、台州等地,是由死者的女儿或媳妇去买水,一路重孝啼哭来到水井或池塘、小河边,抛一枚或数枚铜钱下水,然后取水回府。台州俗规须在井台焚香后可取水回府。杭州、富阳一带规定由孝子穿上死者的外衣去买水,富阳要派一人专门给孝子撑雨伞,拎香烛、银锭、元宝,来到河埠头,焚烧银锭元宝后,用碗舀一碗水即回。回家的路上一路撒下烧纸板剪成的纸钱。 一般地方沐浴,都是意思一下而已,未必真正大动干戈给死人洗澡。作为一种风俗礼仪的沐浴是由抬棺者或利市人象征性用手指蘸上一点水,给死者从脸到脚撒些水珠就算洗好了。宁波一带规定孝子替父尸沐浴,媳妇替婆婆浴尸。龙游习俗沐尸还有规矩,规定前身抹三下,后背抹四下。俗称“前三后四”,而杭州习俗买水不能用碗盏盛之,而是用水桶取回,然后将水烧热,过热水于竹筛盛于盆中,给尸体沐浴,实属真浴。更有甚者为海南琼山,当地习惯,人将咽气处于奄奄一息间,家人就得给他洗身,全身上下要洗得干干净净,穿上清洁的衣服,置于神案前。当地认为死者净身赴黄泉才没有遗憾,并可保佑家人日后易于谋生。 一般地方都用清水或热水沐浴,唯有广西苍梧要以大柚叶煮水浴尸。而浙江天台在给尸体沐浴后,还须给尸体用烧酒擦一遍。 沐尸后,还有一些善后俗规。东阳一带在沐浴后要由利市人将孝子取水时撑用的雨伞用脚踩碎,扔于阴处以镇邪。广西柳州白露乡小村俗规浴尸之水不可立即倒掉,要放好等到出殡后倒之方可,否则将大为不吉利,俗谓老天爷要刮风下雨发脾气的。资源县延东乡给尸体沐浴后的水,每个儿女媳妇都得用手蘸水,用舌头舔一舔,表示对死者的慰藉和孝敬。而浙江富阳就更为奇特了,俗规浴尸之水众亲人须各喝一口,方表孝意,寓意亲热。不过这是旧俗,这种不讲卫生的陋习早已废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