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买热孜学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买热孜学说

分类:【地域文化】

维吾尔医学说之一。是说明疾病种类、发病原因、症状、疾病程度(病级)、疾病发展过程(病期)、疾病高峰时期(病危)及其疾病预后定义的独特学说。维医根据自己的独特理论体系及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病级、病期及病危发生的时期等,将一切疾病分为三大类型,即气质失调型疾病、形状改变型疾病、结构损伤型疾病。并以此为据确立治法治则及护理方法。(一)、气质失调型疾病,系指在体液性或非体液性各种体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人体正常气质发生异常变化或人体气质失去平衡而产生的各种疾病。它又分为非体液型气质失调疾病、体液型气质失调疾病两大种。1.非体液型气质失调疾病:系指由于非体液性体外因素(即自然界的热、湿、寒、干及干热、湿热、湿寒、干寒)过多的影响下,人体正常气质发生异常变化,而导致的各种疾病。维医把它分为8种:即非体液型热性气质失调疾病、非体液型湿性气质失调疾病、非体液型寒性气质失调疾病、非体液型干性气质失调疾病、非体液型干热性气质失调疾病、非体液型湿热性气质失调疾病、非体液型湿寒性气质失调疾病、非体液型干寒性气质失调疾病。2.体液型气质失调疾病:系指由于4种体液(胆液质、血液质、粘液质、黑胆质)的异常变化(某2种体液属性的一面或某一种体液属的二面偏盛),人体正常气质发生异常状态,而导致的各种疾病。它分为8种:体液型热性气质失调疾病、体液型湿性气质失调疾病、体液型寒性气质失调疾病、体液型干性气质失调疾病、胆液质性气质失调疾病、血液质性气质失调疾病、粘液质性气质失调疾病、黑胆质性气质失调疾病。(二)、形状改变疾病,系指人体某一器官(部位)形状发生变化而导致的疾病。这一类疾病多为虽然在形状上发生了变化,但它的结构是完整的。它以4种形式表现,即:1.先天性形状改变型疾病,如, 出生时头、手、脚等过大、过小或歪斜、残缺、兔唇等。2.管道形状改变型疾病,即人体某些管道的后天性扩张或狭窄,如,大小血管、食道、胃及肠、胆道、尿道、肛门等管状形器官的过度扩张,过度狭窄,或硬化,或松弛不能收缩,或粘连不能通畅等。3.数量和容量性形状改变型疾病,即全身或某一器官的过胖、过瘦或口腔内生长异物,如,痞块、息肉、痔疮、结石、寄生虫等。4. 移位性形状改变型疾病,即人体某一器官(部位)的粘连,如,眼黏膜粘连、舌粘连、肠粘连等;某一器官的分离、下垂,如,眼皮外翻、脱肛、胃下垂、子宫下垂、阴囊下垂等;某一器官的移位、脱解,如,关节脱位,手、脚、头等部位颤抖或局僵等。(三)、结构损伤性疾病, 系指人体某一器官结构发生损伤性变化的疾病, 多指为体表器官或体内器官 (内脏) 的分解、完整性受损、腐烂、异常增多或增生等。它多由内、外因素的不良影响而产生, 外因如, 擦伤、跌打损伤、烫伤、冻伤、骨折、骨裂、皮肤剥落、变硬、变粗、干裂等; 内因如, 4种体液 (胆液质、血液质、粘液质、黑胆质) 的异常变化、毒化、腐化, 以及其潴留在身体某一组织、血管中, 导致各种炎肿、创伤、恶性肿瘤、痔 (漏) 疾等。故这一类型的疾病, 也称之为完整形受损性疾病。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