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乾嘉学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乾嘉学派分类:【传统文化】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讲究训诂考据的经学派系。亦称“汉学”或“朴学”。导源于明清之际的顾炎武,主张根据经书和历史立论,以达到“明道救世”的目的。到乾嘉时,学者继承了古文经学的训诂方法而加以条理发明,用于古籍整理和语言文字的研究。分为以惠栋为首的“吴派”和以戴震为首的“皖派”两大支。该学派研究的范围很广,包括经学、史学、文字学、文物学、历算学、音律学、地理学、校勘学、目录学等,其中亦不乏自然科学的内容。认为治经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不仅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深通数学、声律,还应旁及鸟兽虫鱼及机械、建筑等业。乾嘉学派中有近一半的学者在治经过程中,都曾涉及舆地、天文、历法、教学、音律等自然科学的研究与传习,还有专著问世。戴震认为教育的作用,在“去私去蔽”,并谓“蔽生于知之失”,“私生于欲之失”。须用扩充学问,合理地节制情欲以造就人才。他反对理学家把“理”和“欲”对立起来,谴责“存理去欲”之说,是“以理杀人”。否定人性有先天的善恶,认为智愚的差异乃是后天学习和教育的结果。若“因才而进之以学”,则“虽愚必明”。在谈到经学教育时,他反对空谈心性,主张“以六经、孔、孟之旨,还之六经、孔、孟”。他把经世致用与通经致用的思想结合起来,产生了通经理民的思想。认为治经应从考据入手,即“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他的著作后人统编为《戴东原先生全集》。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