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争取生存权利的传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争取生存权利的传说分类:【中国民俗】 这类传说产生于阶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加上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便起来反抗,其结局多是反抗者失败,壮烈牺牲,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传说和故事。经过时间推移,其传说是悲壮的,而纪念性的节日活动却是欢乐的。 湘西土家族提前一天“过赶年”,其起源传说有三:一说土家族先人家里贫穷,给富人帮工,除夕和大年初一要为财主家忙年,便提前一天回家与家人团聚,相沿成俗。二说古时有一年,正值年关前夕外敌入侵,便提前一天过了年,然后集中精力抗敌,大败来犯敌人,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年年提前一天过年。三说是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朝廷调土家兵抗倭,为了早日到达前线,便提前一天过年,及时赶到沿海前线,大败倭寇,立下“东南战功第一功”,后人为了纪念这次重大胜利,以后年年提前一天过年,而且充满紧张和战争气氛。 侗族大戊梁歌会本是戊日禁止动土观念的反映,和汉族春社日禁止动土、停止一切农事活动、人们饮酒作乐过社日的意义一样,可大戊梁歌会的每处歌场都有一个或几个传说。这些传说的内容大致都是青年男女追求爱情、为爱情不惜牺牲的故事。罗蒙山大戊梁的传说:说古时的罗蒙山,山高林密,人迹不到,山上只住着妹红和她的母亲。妹红很会唱歌,她一唱歌,鸟雀和动物都围在她身边听歌。后来对面山上也有了一个唱歌人,是个后生,他们每天便以山歌对答,日久生情,后来两人见了面,结为伴侣。原来妹红是因为侗王逼婚不从,逃到深山来的。后生叫阿独,因为丢了地主家的牛,不敢回去,逃进了深山。后来他们的行迹被侗王发现了,侗王下令放火烧山逼妹红出来。妹红和阿独宁死不出,双双被活活烧死,变成一对美丽的画眉鸟,每天成双成对地在山中唱歌。人们为纪念妹红和阿独,每年春天,青年男女就在被侗王放火烧过的坪场上唱歌、对歌,形成为一个固定的歌场。因总是在大戊日举行,故名“大戊梁”。又一传说,说歌会是纪念一对青年男女门龙与肖女。门龙为肖家长工,与肖女有情,被肖父发现,赶走了门龙,将肖女另许别家。肖女和门龙二人私奔,不幸途中遇山洪暴发,双双淹死于大戊梁下的五通河,后人为纪念他们忠诚的爱情,每年于此举行歌会。 四月八是侗族的乌饭节,相传为纪念侗族古代的一位女英雄宜娘。宜娘的哥哥因反对官府统治被捉,关在柳州罗城的大牢里。宜娘前去探监,问哥哥:“你从前的勇力还在吗?”她哥哥说:“还在,只是你送来的饭都被牢卒吃了,吃不饱饭,没有力气。”宜娘于是采乌饭叶揉汁浸入糯米中,煮了三斗六升米的乌饭送给哥哥吃。牢卒们见米饭乌黑,便没有吃。她哥哥吃了饭后力气大增,挣脱了枷锁。宜娘又把暗藏在饭箩中的柳叶刀取出,兄妹二人杀出罗城,与外面的伏兵配合,打了一个大胜仗。这天是农历四月八日,侗胞便在这天煮乌饭过节来纪念宜娘。 四月八是苗族的传统大节,关于节日的来源,也有很多传说,《凤凰县志》说是有一年的四月八日,官家看到一位苗家姑娘长得好,便令打手抢亲。苗族青年亚宜带领人们奋起反抗,血战了三天三夜,终于寡不敌众而失败,亚宜不幸牺牲。为了纪念这个苗族英雄,便于四月八日开展纪念活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