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百十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二百十日分类:【文化精萃】 日本的农家厄日,自立春之日起第210日(相当于新历的9月1日或2日)。这一农家厄日起源于古代日本人在水稻扬花授粉期格外担心台风袭来使庄稼受灾的心理,是由德川幕府的日历编纂者保井春海受教于品川一位老渔夫所定。据说,春海好钓鱼。一日他看天气晴朗,欲照常乘船出品川海钓鱼时遇一位老渔夫。老渔夫指着海上的一片云说:“今天从立春算起正好是第210日,据我50年之经验,下午必有暴风雨,不要出海钓鱼了。”当日果然风雨大作。于是他把“二百十日”写进了日历。此后逐渐形成了此日举行“镇风”仪式的习俗。例如,在长野安县郡等地,这天人们要进行“割挂”活动,即割下一些未成熟的青稻分别以12根或13根的形式挂于每尊神像进行祭祀。在福冈县宗像郡等地要举行“风止笼”祭祀活动。在奈良的大和神社要在二百十日前三天举行“风镇祭”。新?县弥彦神社这天要举行“风祭”。兵库县伊和神社于二百十日前七八天举行“风镇祭”,二百十日举行“风镇开愿祭”等等。以此祈愿风神大发慈悲,不刮台风。在二百十日过后10天的二百二十日,是农家第二厄日,不少地区亦举行镇风仪式。(刘金才)二十四只眼睛(Nijuyon No Hitomi) 日本作家壶井荣(1900―1967)著,发表于1952年。二十四只眼睛代表着大石久子老师的十二名学生。性格开朗的大石在偏僻的半岛渔村任教,与这里的孩子结下深厚的情谊。但是,战争打碎了他们平静愉快的生活。五个男孩子走上战场,生还的仅有二人,其中一个还失去了双眼。大石的丈夫也被战争夺去了生命。此时的大石感情脆弱,时时落泪。她又来到原来的小村庄,她的学生为她开了欢迎会。大石又是热泪洗面。作者以充满乡土气息的描写表现了挚朴的师生情谊,并借悲剧的发生控诉战争的残酷,灭绝人性。作者对于任何暴力也无法抹杀的情感的描写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