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于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于阗

分类:【传统文化】

或称“和阗”。古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和田及其周围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种植五谷、桑麻,居民以农耕为主,畜牧为辅。盛产葡萄,多酝以为酒,酒味甘美。都城在和田以南,东有白玉河(今玉龙喀什河)、西有绿玉河、乌玉河(今喀拉喀什河),河水来自昆仑山,以产玉石著称。西汉时已见诸史籍,历汉魏至隋唐与中原王朝基本保持密切友好的关系。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其王李圣天遣使至洛阳进贡,被册封为“大宝于阗国王”。北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圣天遣使至东京朝贡,贡品有各色玉器、琉璃瓶、胡锦等。乾德、开宝中,又多次入贡,宋廷回赐书籍、器币等。其国僧人也常来朝访,宋廷赐以紫衣、称号。西北方的喀喇汗王朝为其劲敌,约970年前不久,于阗王曾率军进攻其疏勒地区,取得胜利,并以所获驯象朝贡宋廷。经三四十年的苦战,约1004年后不久终为喀喇汗吞并,伊斯兰教也逐步在当地取代了佛教的统治地位。于阗国虽灭,但喀喇汗王朝的东汗国在与北宋交往中,宋始终称其为“于阗”,双方仍保持相当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

一作“于?”,亦称“瞿萨旦那”,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和田一带。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其国东面有水注入罗布泊。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宜五谷桑麻,多葡萄,以产玉著称。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西汉时传入佛教,寺塔僧尼甚众,有文字(?卢文)。西汉通西域后,属西域都护。东汉初,为莎车所并;至广德王时又攻灭莎车,其势转强。和帝永元六年(公元94年)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击败焉耆。永建六年(131)来汉朝贡。西晋封其王为“亲晋于阗王”。南北朝时属北魏。隋时,国王姓王,唐时易姓尉迟,为塞种人,曾遣子入侍。上元二年(675),唐在其地置毗沙都督府,属安西都护府,为安西四镇之一。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于阗王回鹘人(另说为月氏人、塞种人或东伊朗人)李圣天遣使者马继荣到洛阳进贡, 同年,后晋册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北宋时为回鹘黑韩王所并。

古代西域城郭国,《大唐西域记》作瞿萨旦那,《元史》作斡端,在今新疆和田。其都城唐以前在西城,故址在今和田县城东南24公里之什斯比尔,位于玉珑喀什河西岸;五代时,迁移在和田县西南。汉通西域后,属西域都护管辖。唐于其地置毗沙都督府,属安西都护府,为安西四镇

*

之一。北宋时为回鹘黑韩王朝

*

所并。清代于阗则在克里雅河西岸,今称于田县,非古于阗城。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