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亚艽嘎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亚艽嘎巴

分类:【地域文化】

主要流传在西藏米林县的南伊乡的舞蹈。“亚艽”意即牦牛尾巴,因演员的帽子用白色的牦牛尾制成,并以此象征汤东杰布的白发,故而得名。

藏年于藏历四月十日这天,“亚艽嘎巴”艺人要进行两次表演。一次是在“洛角”活动之时上山烧香供佛之后表演,另外一次是祭祀下山以后在汤东杰布塑像亭前表演。“亚艽嘎巴”舞有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其舞蹈者头戴用“亚艽”制成的“嘎巴”帽,帽顶为一小彩旗,颜色分为红、黄、绿三种,旗的上、下、中角各有一白色的鹰羽毛,身着藏族平时的服装,演员共16人,全为男性。“亚艽嘎巴”共有12段,程序包括: 敦羌(开场段,内容为敬神、向观众致意)、谐羌(边歌边舞、相互敬酒)、惜羌、阿羌、巴羌、松羌、坡刊堵羌(此段为竞争式的对跳,气势凶猛)、西维堵羌(节奏缓慢)、搭桑卡缀、久玛羌等。“亚艽嘎巴”舞无别的伴奏乐器,仅“嘎巴”艺人每人各持嘎巴鼓、边跳边击、鼓点节奏平缓,到高潮时,节奏由慢至快。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