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京台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京台村

分类:【中国民俗】

京台村是一座距今约1400年的古村,它坐北朝南,排列于村落南面的一条麻石道成为这个村的主要干道,村子中央并列的世德门和崇德门是它的标志性建筑。

京台村重要的民俗活动有正月初一的闹春和农历九月初一的游神节。正月初一,拜年接饼,互拜以后到祠堂闹春7~9天。祠堂的前堂或后厅里搭一个戏台,请来道士和戏班在台上活动。道士在台上表演“打醮”(一种道家用酒祭神的礼仪),“打醮”之后,开始演大戏,节目由村里人定,称为“村戏”。每年农历九月初一这一天,由18个青年男子手执锡制的18种武器,刀、枪、剑、戟等在前,随之是8尊大菩萨,4人抬一尊,每尊菩萨后有一人举着一面大旗,中间绣有菩萨的名字,称之为“座主旗”,接着是吉祥旗、各色的小彩旗随座主旗之后,浩浩荡荡地从村前到村尾、从田野到山地,巡视一遍,闹一整天,一是让祖先众神看看自己的区域山川,求其保佑平安;二是为了活跃一下村里的气氛,热热闹闹。

安义千年古村古床(李均忠摄)

京台古戏台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清乾隆年间(1745年)。戏台与祠堂面对而立,与东西两侧的两排厢房(今毁)构成一个完整的封闭式传统庭院式家庙。戏台占地面积为86平方米,砖木结构,台面分前台(演出区)、附台(器乐区)、走廊(布景区)、后台(化装区)。台基高1.7米,像一个很大的空箱子,有利于台板底部通风干燥,更能使演员的声音通过这一空箱产生较强的共鸣。戏台中央设有藻井,藻井呈四方形,同样有产生共鸣的扩音效果。在后台的白色石灰墙面上,遗存有以朱色、墨色书写的剧目演出安排表,虽然岁月漫长,有的字迹模糊不清,但还依稀可辨。从这些墨迹的材料中看,到京台演出过的戏班子就有十几个,演出的时间有的7天,有的10天不等;演出过的剧目、剧种丰富多彩。戏台上有块木板布景古画,长3.25米、高1.93米,古画采用单线描平涂法,底色为深蓝。主体图案是一麒麟,两侧各立着一名化装的戏剧人物,头戴高高的尖顶帽,帽前方插着红缨结,面朝着麒麟舞蹈着,整个古画体现了农家喜庆丰年的热闹场面,是一幅民间吉祥如意的画卷。这幅乾隆时期的古画,线条流畅、造型夸张、色彩凝重、对比强烈,具有一定的欣赏和研究价值。

京台古戏台无论是在古建筑风格上,还是在传统文化和地方戏剧史的研究上,都提供了真实而生动的史料。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