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人类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人类学

分类:【文化精萃】

学科名称。从生物的和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的科学。通常有二大分支,即“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前者包括“古人类学”、“人种学”、“人体测量学”、“分子人类学”、“灵长目学”等分科;后者包括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等分科。关于人的自身研究,在中国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在西方,最早见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及行为的人的描述中。其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通常认为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生理学家、比较解剖学家布鲁门巴赫(Blumenbach, J.F.,1752―1840)对学科的形式有重要贡献。19世纪后,欧洲许多学者开始对考古学化石遗骨的发现感兴趣,这些遗骨多伴有人工制品,而这些制品在当时尚存的原始民族中仍可见到。因而原始民族的体质类型和原始文化被重视起来,这样,人类学中止了仅仅关注人类解剖学和生理学的传统,进而开始了从体质、文化、考古和语言诸方面的广泛综合研究。1863年,英国创立“伦敦人类学会”;1879年,美国成立“华盛顿人类学会”。1871年,英国把专门研究人类体质的部分称为“体质人类学”。美国于1901年把专门研究人类文化的部分称为“文化人类学”。此后不久,英国的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先后采用了“文化人类学”之称,但以后更多地使用“社会人类学”。欧洲大陆则多把专门研究人类体质的学问称为人类学,而把专门研究人类文化的学问称为“民族学”。1954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报告,认为在今日的世界几乎一致以人类学为最佳之定名,包括体质人类学、民族志和民族学,并认为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与民族学大体相同。但在欧洲大陆,至今仍有许多国家坚持采取传统的狭义用法。在中国,解放前多采用广义,解放后多采用狭义,多指“体质人类学”和“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属自然科学范畴,主要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结构、类型及其变化的过程和规律。古人类学亦属自然科学,主要研究人类的起源及其发展。该学科主要运用考古发掘方法和田野调查方法,注重比较研究。目前,与其它学科交叉而产生的分支学科很多,如“经济人类学”、“心理人类学”、“医药人类学”等。以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形成“应用人类学”。在我国,广州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均设有人类学系。

英文Anthro-pology意译,该词源于希腊文anthropos(人)和logos(学说),意即“关于人的科学”。通常认为作为独立的学科,人类学形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初对之一般作狭义理解,认为人类学即是体质人类学。19世纪中后期,始将人类学用于广义,认为它除体质人类学之外,还包括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195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关于人类学的广义用法,认为其内容包括体质人类学、民族志和民族学,同时还认为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同民族学大体一致。

英文Anthropology的意译,该词源出希腊文anthropos(人)和logos(学说),意为“关于人的科学”。关于人类本身的研究,在中国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在西方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1501年,德国学者马格努斯?洪特(Magnus Hundt)第一次使用“人类学”一词,指关于人体解剖和生理的研究。但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通常认为始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生理学家和比较解剖学家布鲁门巴赫(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1752―1840)对其形成有重要贡献。在其形成以后,一般对之作狭义的理解,认为人类学即体质人类学。至1863年英国成立伦敦人类学会,1879年美国成立华盛顿人类学会,始将人类学用于广义,认为人类学除体质人类学以外,还包括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分别流行于美、英两国)。195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关于人类学的广义用法, 认为其内容包括体质人类学、民族志和民族学,并认为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与民族学大体相同。但在欧洲大陆,至今仍有许多国家坚持采取传统的狭义用法。在中国,解放前多用广义,解放后多用狭义。狭义的人类学属于自然科学。但因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研究人类体质结构时必须予以考虑,从而与社会科学亦有密切联系。恩格斯称人类学 “是从人和人种的形态学和生理学过渡到历史的桥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24页)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