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仓颉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仓颉庙分类:【传统文化】 在仓颉陵西侧,始建年代不详。此庙坐北朝南,占地2700平方米,原有石望柱一对,雕刻精美,庙分山门、二门、拜殿、正殿、寝阁等。庙内松柏苍翠,白杨参天。二门内有明天启七年(1627年)的大方碑一对,上书“三教之祖”、“万圣之宗”。拜殿为卷棚式,两根檐柱上,浮雕鱼龙,缠枝花卉图案,正面镌刻楹联:“百王敬仰治代结绳扶宇宙,万圣崇尊文成书契整乾坤”。拜殿正中高悬“万古一人”金匾。正殿内塑仓颉像,西侧有宋代寇准题的“盘古斯文地,开天圣人家”对联。寝殿为硬山式两层楼阁,内有仓颉、仓颉妻及二侍者的石像,惜已废,今仅存石刻。 位于县城东黄龙山南麓。占地1.2公顷,围墙、殿宇完好。有正殿、寝殿、前殿、献殿、报厅,及钟楼、鼓楼、戏楼等建筑。正殿内有“四目重光”的仓颉塑像。寝殿有壁画残迹。仓颉墓在庙的正后方,圆形封土堆高3.2米,底径14米。庙内有历代碑刻十数通,最有价值者为《仓圣鸟迹书碑》、《孔子弟子题名碑》、与东汉桓帝延熹五年(162)的《仓颉庙碑》(此碑迁入西安碑林)。据碑文记载,庙在汉桓帝时已有相当规模,历代各有增修。今正殿、寝殿为明代建筑,其余为清及近代建修。院中古柏参天,最大者名魁星点元,高17米,围7.25米。另一古柏分为两半,中间生一槐树,成“柏抱槐”奇观。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