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仙华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仙华山分类:【传统文化】 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浦江县七里乡仙华村,距县城浦阳镇北约7公里。仙华山有五峰,状如五指尖削屹立,五峰拔地而起,簇聚成丛,四面悬崖峭壁,唯北坡一条盘山小道可达峰顶。登上峰顶远眺,真是“南山如屏,北尖如鼎,西峰叠翠,东坡逶迤。”仙华山北峰有一天然隘口,宽仅一米,两侧壁高十余米,惊险奇绝,被称为“天门”。过天门有一条陡壁栈道,人入其中如游天上。在五峰岩和昭灵岩景区分布着20多处形状奇特的石柱、石峰、石笋,高低错落,千姿百态,有的似“石鼓铜钟”,有的似“大肚弥勒”,有的似“蛤蟆窥天”,有的似“玉柱擎天”,且颜色各异,有“红岩”、“灰岩”、“白岩”,色彩绚丽,蔚为壮观。仙华山洞穴众多,著名的有通海洞、清虚洞等,通海洞在冬季洞口会吐出一团团云雾,清虚洞在盛夏会吹出冷冷的寒风,西山龙门附近还有宋濂隐居的红岩洞。 位于浦阳镇北仙华村。又名仙姑山。主峰少女峰,海拔720米,传说轩辕黄帝幼女曾栖真于此。宋濂誉为“天地间秀绝之区”。有五峰拔地而起,相依为丛,状如五笔插天,有“五笔朝天”之称。又有南北相挟持两峰,狭处宽近一米,两侧崖壁高15―20米,称“天门”、“云路”。山上多岩柱石笋,其中有两座并立岩柱,高者99米,直径15米,称“红岩”;低者高70米,直径10米称“灰岩”。山中多泉,少时不绝。通天、清虚、猿猿诸洞遍布山中。山顶峰林,夏季凉爽,为避暑佳处。元至正年间(1341―1367),宋濂曾入山为道士,结庐于山麓。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